2017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825构造地质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安山岩主要是下列哪种作用的产物? ( )
A. 沉积物和超镁、铁质岩石在俯冲带的部分重熔
B. 沉积物和花岗岩的部分重熔
C. 玄武岩质熔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
D. 花岗岩的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
【答案】A
【解析】安山岩的成因主要有:①玄武质岩浆通过矿物的结晶分异而演化成安山质岩浆; ②AFC 模式:在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的过程中,存在岩浆对围岩的同化作用而向安山质岩浆转化; ③地幔熔融可以直接形成安山质岩浆:④玄武质岩浆与流纹质岩浆发生棍合作用也可以形成安山岩
2. 下列属于沉积岩中最常见的矿物组是( )
A. 石英、斜长石、方解石、黑云母
B. 钾长石、高岭石、白云母、石英
C. 方解石、白云石、石盐、角闪石
D. 赤铁矿、石膏、钾盐、石榴子石
【答案】B
【解析】沉积岩中主要的矿物有自生矿物和他生矿物,自生矿物主要有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玉髓、海绿石、石膏、铁锰氧化物或其水化物:他生矿物主要有碎屑石英、碎屑长石和碎屑云母。
3. 当含较多橄榄石的玄武岩浆在冷凝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所形成的不连续系列矿物晶出的顺序为( )
A. 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
B. 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
C. 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D.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答案】C
【解析】在玄武质岩浆结晶过程中,主要是暗色矿物先结晶,其次是浅色矿物,矿物结晶顺序依照鲍文反应序列进行。
4. 三叶虫是( )。
A. 节肢动物
B. 软体动物
C. 原生动物
D. 棘皮动物
【答案】A
【解析】三叶虫是距今5. 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
5. 干旱地区湖泊的演化过程中,第二个出现的演化阶段是( )。
A. 氯化物阶段
B. 硫酸盐阶段
C. 碳酸盐阶段
D. 沙下湖阶段
【答案】B
【解析】干旱地区湖泊的演化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顺序为碳酸盐阶段→硫酸盐阶段→氯化物阶段→沙下湖阶段。
6. 下列可共存于一块岩石标本中是结构特征是( )。
A. 块层状、波状层理、泥裂、波痕
B. 气孔状、枕状、流纹状、杏仁状
C. 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
D. 平行层理、缝合线、薄层状、假晶
【答案】A
【解析】气孔状构造和杏仁构造为岩浆岩和侵入岩的两种不同类型,不能共存; 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构造是变质岩中存在的构造类型,他们之间的形成的条件各有不同,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块岩石中; 假晶主要存在于呈立方体的食盐和中,平行层理、缝合线、薄层状都可以存在于如灰岩的沉积岩中。
7. 下列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最高的( )。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答案】A
【解析】地壳中的元素主要有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几种。氧在地壳中的百分比含量为46. 5%, 硅、铝、铁在地壳中的百分比含量分别为14. 72%、7. 65%、 6. 24% 。
8. 在大气、水、生物等的作用(包括地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使岩石在原地被分解破坏的过程,称( )
A. 剥蚀作用
B. 搬运作用
C. 风化作用
D. 沉积作用
【答案】C
【解析】风化作用是在大气、水、生物等的作用(包括地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使岩石在原地被分解破坏的过程。
9. 具有片状构造的变质岩是( )。
A. 板岩
B. 千枚岩
C. 片岩
D. 片麻岩
【答案】C
【解析】片岩是具有片状构造的变质岩。岩石结晶程度高、面理肉眼可以识别、由板片针柱状矿物连续定向排列而成。
10.侵入岩中属于整合侵入接触关系的事( )
A. 岩盖
B. 岩墙
C. 岩株
D. 岩基
【答案】A
【解析】侵入岩中属于整合侵入接触关系的一般有岩床、岩盖和岩盆等,又叫做协调侵入体; 属于不整合侵入接触关系的一般有岩基、岩株、岩墙等,又叫做不协调侵入体。
11.下列完全用于描述岩石构造特征的术语组是( )。
A. 气孔状、平行层理、块状
B. 变余泥裂、变余层理、变余砂状、变余气孔
C. 流纹状、枕状、杏仁状、斑状
D. 等粒、泥质、生物碎屑、鲡状
【答案】A
【解析】构造是岩石中由于物质组成的差异或结构的差异所反映出的外观的总体特征,如块状构造、气孔状构造、层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等,等粒、斑状、鲡状变余砂状等都是描述岩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