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考点】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的考查。根据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理论,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是操作模仿阶段的主要动作特点。操作定向阶段只是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还没有真正进行动作操作; 操作整合阶段,个体的操作主要依赖于动觉控制,动作的整体也趋于协调和连贯:操作熟练阶段,个体的动作控制几乎不需视觉的专门控制,动作要素之间高度协调一致。
2. 学习策略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最困难的一步是( )。
A. 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学习策略
B. 通过分析具体的学习任务,确定所必需的学习策略及其执行方式
C. 如何将学习策略以外显的、程序性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D. 是否能找到有效的、现成的学习策略
【答案】B
3.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 中性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条件反应
D. 无条件反应
【答案】C
4. 华生认为最初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的表情和行为。这些就是天生的( )。
A. 怒
B. 怕
C. 喜
D. 爱
【答案】D
5. 主要用于信息的长时记忆与保持的策略是( )。
A. 复述策略
B. 复习策略
C. 阅读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答案】B
6. 下列( )强化的效果最好。
A. 定时间隔
B. 不定时间隔
C. 定比间隔
D. 不定比间隔
【答案】D
7. 道德性是指( )。
A. 指山舆论力量与人们“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实行的总和
B. 指个人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显示的某些稳定特性或倾向
C. 是个人道德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
D. 一个人的行为由道德观念支配而仍未形成品德之前的道德表现
【答案】D
8. 规则发现学习的内部条件是( )。
A.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B. 学生的认知结构
C. 学生的认知策略
D. 学生完全掌握了构成某规则的全部概念
【答案】D
9. 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不同,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形成的努力归因是一个(
A. 内部但可变的归因
B. 内部仍不时变的归因
C 外部但可变的归因
D. 外部但可控的归因
。 )
【答案】A
10.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分为辨别关键属性、( )、整合、分化和表述等阶段。
A. 抽象、假设、验证、选择
B. 选择、抽象、假设、验证
C. 抽象、选择、假设、验证
D. 假设、验证、抽象、选择
【答案】A
二、简答题
11.请阐述你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的科学”这‘命题的认识。
【答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的科学”这一命题根据确定教育心理学对象的依据而对教育心理学对象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以学生学习作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把学生的学习作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本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的。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二级学科,是从其母系学科——教育学与心理学中分离出来的。依教育的系统论观点及经验传递说,学生及其学习是教育系统三元统一体中的构成要素之一。把学生的学习作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体现了教育心理与其他教育学科的联系,又体现了其区别。
②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教育心理学以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为研究对象,首先要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与类型。因为只有弄清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才能进一步去深入探讨学生学习的规律。
③揭示学生学习的规律。学习规律即学习的发生、变化及发展的必然性。教师与学生只有了解了这种学习的必然性,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学习和教学,才能完善或优化教学系统、提高教学成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成效服务的,为此必须揭示学生学习的规律。
④研究学习规律在教与学中的应用。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最终是为了改革教学体制,优化教学系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能,加速人才的培养。这就不仅要研究各种学习规律,同时也要研究这些规律在教与学中的应用,以利于这些学习规律转化成为教与学的技术。只有这样,教育心理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在教育实践中的应有作用。
12.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有哪些
【答案】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有以下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不能主动发现错误与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