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 原型启发

B. 原型定向

C. 原型操作

D. 原型内化

【答案】C

2.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 有影响

B. 没有影响

C. 几乎没有影响

D. 有实质性影响

【答案】A

3.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是( )。

A. 彼此并列互不相干

B. 可以相互替代

C. 各自独立毫无关系

D. 其研究对象相互交叉,其研究成果互为印证、互为补充

【答案】D

4. 奥苏伯尔的( )是阐述他的理论的最重要的著作。

A.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B. 《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

C. 《教育过程》

D. 《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

【答案】D

5. 主要用于信息的长时记忆与保持的策略是( )。

A. 复述策略

B. 复习策略

C. 阅读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答案】B

6. 桑代克通过实验发现,( )的迁移效果甚微。

A. 知识

B. 技能

C. 智力

D. 品德

【答案】C

7. 班杜拉认为斗殴分子可能更易于模仿电视剧中的攻击行为,这是因为( )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

A. 观察者的特征

B. 榜样的特征

C. 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

D. 态度和强化经验

【答案】C

8. (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 主动性研究

B. 反思性研究

C. 合作性研究

D. 社会文化研究

【答案】B

【解析】四方面有各自的研究范畴,主动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过程; 反恩性研究是研究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 合作性研究是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学与教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 社会文化研究是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

9. 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一下哪一种记忆术( ).

A. 位置记忆法

B. 关键词法

C. 缩简法

D. 视觉想象

【答案】C

10.教学测量与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有效教学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下面不是它的功能的是:( )。

A. 调节功能

B. 激励一动机功能

C. 导向功能

D. 反馈功能

【答案】C

【解析】: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根本作用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它有如下功能:反馈一调节功能:激励一动机功能。因此,答案为C 。

二、简答题

11.简述菲茨与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菲茨和波斯纳提出了三阶段模型,将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其各自含义与具体特点如下:

(1)认知阶段及其特点

练习者要将组成某种动作技能的活动方式反映到头脑中而形成动作映象,并对自己的任务水平进行估计,明确自己能够做得如何。在该阶段:对示范动作,或者参考书、参考图示进行观察,需要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动作结构和特点,以及各组成动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象。

(2)联系阶段及其特点

在这个阶段,学习者的注意力己从认知转向动作,逐渐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协调与组织。开始把个别动作结合起来,以形成比较连贯的动作。但是他们常常忘记动作之间的联系,在动作转换和交替之际,往往出现短暂的停顿现象。

(3)自动化阶段及其特点

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所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各个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己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的像话协调以达到自动化。

12.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认知一发现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异同及其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答案】(1)认知一发现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异同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认知一发现学习说,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