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当前. 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 )的作用,强调以理解知识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力量。

A. 外部动机

B.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 内部动机

D. 附属内驱力

【答案】C

2. 班杜拉认为斗殴分子可能更易于模仿电视剧中的攻击行为,这是因为( )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

A. 观察者的特征

B. 榜样的特征

C. 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

D. 态度和强化经验

【答案】C

3. 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时,不能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即要遵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A. 伦理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教育性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A

4. 在梅耶学习过程模式中“工作记忆”是指( )。

A 长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机械记忆

D. 意义记忆

【答案】B

5.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

A. 笛卡尔提出“反射”概念

B. 冯特1879年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 巴甫洛夫提出“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D.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答案】B

【解析】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

6. 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A. 测验法

B. 问卷法

C. 观察法

D. 谈话法

【答案】B

7. 皮亚杰认为,若儿童在游戏中总是自己玩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的话,儿童就处于( )阶段

A. 可逆性

B. 权威

C. 公证

D. 自我中心

【答案】D

8. 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 )。

A. 教学成效

B. 学生成绩

C. 教学目标

D. 教师绩效

【答案】A

【解析】教学测量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格等的形成状况。因此,答案为A 。

9. 研究表明,专家棋手在扫视实战棋局5秒之后,能准确再现20多个棋位,而新手仅能记住4到5个棋位。对于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

A. 专家的观察力敏锐

B. 专家的记忆力敏捷

C 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D. 专家贮存了大量有关棋局的知觉模式

【考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答案】D

【解析】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关的知识经验能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决。相关于新手来说,专家就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能够有效地思考该领域的问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使人们洞察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本质。研究表明,专家与新手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一般能力(如记忆力或智力)上,也不是一般策略应用的差别。相反,专家获得了宽厚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影响到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到他们在环境中如何组织、再现和理解信息。专家能识别新手注意不到的信息特征和有意义的信息模式; 专家获得大量的内容知识,这些知识的组织方式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 专家的知识不能简化为一些孤立的事实或命题,而应反映应用的情境,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受一系列环境的制约; 专家能够毫不费力地从自己的知识中灵活地提取重要内容。专家不仅具有丰富的陈述性知识,即事实和言语信息,而且以自己的方式存储着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即知道如何去做的策略知识,这无疑有助于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选择有效地途径和方法。

10.划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B. 学习中能否得到新的概念或结论

C 是否需要对原有知识重新组织

D. 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否以定论的形式呈现

【答案】D

二、简答题

11.加涅把学习分为那几个阶段?

【答案】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认为,每一个学习动作可以分解成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

在教育和教学情境中,首先要考虑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诱因动机,即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动机。它是借助于学生内部产生的心理期望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期望就是指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后将会得到满意结果的一种预期,它可以为随后的学习指明方向。但是,在有些场合下,学生最初并没有受达到某种目的的诱因所推动,这时就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