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既包含行为规范的认识问题,又包含执行及情感体验问题的学习是(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的学习
C. 行为规范的学习
D. 态度
【答案】C
2. 柯尔伯格认为,进入( )阶段的个体,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于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大展开思路。
A 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B. 秩序和法规定向
C. 社会习俗的定向
D. 社会契约的定向
【答案】C
3.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
A. 教育目的服务的
B. 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 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 当前工作服务的
【答案】C
4. 强调应该研究自然的社会情境中的人的行为的学习理论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同化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5. 班杜拉认为斗殴分子可能更易于模仿电视剧中的攻击行为,这是因为( )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
A. 观察者的特征
B. 榜样的特征
C. 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
D. 态度和强化经验
【答案】C
6. 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是( )。
A. 杯弓蛇影
B. 蜜蜂采蜜
C. 望梅止渴
D. 老马识途
【答案】B
7.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 与生俱来的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 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答案】D
8. 强调复杂情景和真实学习任务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联结理论
B. 认知理论
C 建构主义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考点】不同学习理论派别的核心观点。
【答案】C
【解析】联结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牢固联结的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是出动地在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出,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任务; 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 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 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 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
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人本主义理论从人性论、自我实现理论及“患者中心”出发,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9. 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
A. 注意策略
B. 复述策略
C. 编码组织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考点】学习策略。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学习策略的含义的考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添加、构建和生成,以便提供有利于回忆和理解的更多线索的各种方法,其中,记忆术是适用于简单知识学习的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注意策略指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选择性地指向重要内容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告知目标、使用标识重点的线索等; 复述策略指为了促进信息保持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各种方法,包括画线,复习策略等; 编码与组织策略指用某种结构将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各种方法,包括列提纲,画图表,流程图,网络关系图等。
10.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 人本主义
B. 行为主义
C. 认知心理学
D. 信息论
【答案】A
二、简答题
11.知识掌握过程中的应用的特点与意义是什么?
【答案】广义的知识应用,指依据己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而狭义的知识应用主要指作为掌握阶段之
一的知识的应用,即指学生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所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其特点与意义如下:
(1)知识掌握过程中应用的特点
①应用范围一般限于同类事物
掌握过程中知识的应用,其范围一般限于同类事物,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把从一类事物中抽象与概括出来的知识,推广到同类具体事物中去,使抽象知识同具体事物建立起联系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