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对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道"作了两点阐述:一、庄子的"道"是来源于老子的"道"的,是指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一种无形而又存在的宇宙本体,它是以自然无为的形式运演的;二、庄子的"道"同时又是对老子的"道"的发展和完善,这主要体现在:(1)在生成论,功能意义上提出了"道"的概念,"道"在是宇宙万物本源的同时,又不是一个超越凝固的非物质性实存,它更在万物之中,就是万物本身,就是万物生生不息,运演生成的过程本身,从而使"道体、道原之间得以沟通";(2)用"德"在人和"道"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3)修德、得道的途径在于顺乎"自然";(4)修"德"、体"道"的具体心理体验"功夫"包括:"物化"、"心斋"、"坐忘"。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道"对于中国文学观念的具体影响,这首先表现在魏晋之际,由于人们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促发了对于自然美的冲上,上水文学也得以兴起和繁盛;其次表现为文人们在人格建构上的庄化、艺术化,以及对于"自然"这一艺术风格、艺术境界追求自觉性的提高。从而得出结论: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文学观念的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中国文学观念的生命精神以及由此而生发的自然精神,是文学成为沟通生命和自然的一座桥梁,使中国文人在拥有一个气韵生动的自然界的同时,便也把握了、体悟了生命,创造了文学。生命、文学、自然三位一体正是中国文学观念的显著特色。 中国文学观念中所包含的生命精神、自然精神,对于我们从现代人类学的角度来思考文学乃至整个艺术对于全人类生存的意义,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也许一种具有更为普遍意义的世界文学观念会自此而来。 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发现,再思考,进而去更新它、发展它,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本文学术意义之所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