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师范大学961教育管理综合之教育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组织
【答案】学校组织是旨在达成教育目标的社会单位。它包含目标、结构、教学及行政措施三部分。目标包括内在(为实现教育口的而制定)和外在(为配合社区发展或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而制定)两种。结构是为配合实现目标而建立,典型的学校组织机构包括教务、训导及总务。教学及行政措施根据口标,在结构中推行。传统学校组织口标明确、结构稳定、教学及行政措施有限; 现代学校组织目标增加,结构易变,教学及行政措施纷繁。现代学校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组织结构失调,即目标与结构的差距影响目标的达成,未能满足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未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未来导向功能,常表现为学生行为问题; ②学校内外目标的整合问题,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为内外目标的性质与内容是否一致,二为学校工作人员问题; ③教师角色与权威问题。
2. 知识经济
【答案】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有: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②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③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 ④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3. 教育行政机关
【答案】教育行政机关是指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国家机关。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中央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现为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中,省一级为各地教育厅(局或教育委员会),地县两级为教育局(教育委员会)。无论哪一级教育行政机关,都必须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充分、及时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管理其权限范围内的教育事业。
二、简答题
4. 简述当代国际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案】综观世界各国,现代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l )民主化
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趋向,表现为某些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呈现出分权化的趋向,表现在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上呈现出民主参与的趋向。
(2)相对集权化
相对集权化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强调国家管理教育中的中央集权
的作用,对地方管理教育的权力加以限制,以实现对全国教育的有效管理。
(3)科学化
教育管理科学化的趋势在世界各国表现尤为明显。这种科学化的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运用现代科学理论; 二是在现代教育管理中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技术。
(4)效率化
这是与上述几种趋势有关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强调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教育管理如缺乏一定的制度和程序,就会造成职责不清、互相推诱、办事拖拉的现象,不利于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5. 扼要论述教育服务的基本观点。
【答案】(1)教育服务,其主体主要是指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与物质生产领域联系紧密的高等专业技术学校教育,不应包含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
(2)教育服务所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与其他商品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没有本质区别,因此,教育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商品性,教育服务就是商品。
(3)教育服务这种商品的特点,在于教育劳动不作为物,而是作为提供服务,提供的活动性的劳务或服务。这种服务或劳务本身具有价值,在市场上交换,同物质形态及其他形态的商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不同。
(4)教育服务买卖关系的实质内容是教育所培养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或者劳动力的劳动能力。教育服务作为买方,它需要培养劳动力的教育资金投入,即教育成本,也就是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和再生产费用,也可称教育费用、学习费用。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的价值,是伴随着劳动力教育程度即教育成本的提高而提高的。教育服务作为卖方则是将教育所培养的各种劳动力,投入劳动力市场,供业主选择和聘用。不同教育程度、具有不同劳动能力的劳动力,具有不同的价格,即工资水平。
6. 公共关系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为什么现代社会日益强调这一理念的重要性? 简单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些学校违背这种理念的表现。
【答案】(1)公共关系的核心理念
公共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或管理哲学,其核心理念是:任何组织必须打破利益关系上的自我中心主义,寻求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一致性,在二者之间建立默契与平衡,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获得稳固的基础。
(2)现代社会强调这一核心理念的原因
①现代生活的各方面都日益社会化、整体化的倾向使得社会各个组织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常常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公共关系从这种现实出发,提出社会利益是由各种集团利益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某一组织的活动,必须首先考虑到它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寻求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一致性,在二者之间建立默契与平衡。只有组织的活动满足公众利益的需要,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声誉,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为本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②现代社会公共关系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公共关系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双向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争取外援; 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监测环境、收集信息; 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公众舆论,传达和沟通信息,并对之做出反应; 明确并强调管理部门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 作为社会变化趋势的监视系统,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并有效地利用社会变化,分析趋势、进行决策。
因此,公共关系的理念日益为现代社会所强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3)举例
①有些学校的校长只顾埋头工作,而不注重总结经验、迸行宣传。这样一来,虽然学校有了不错的成绩,但其社会影响力却并没有得到增强,最终导致生源质量逐渐下滑、教师干劲不足等后果。
②某高校发生某学生被外来人员打伤事件,校方非但不向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解释,还试图掩盖事实,以致谣言纷纷,人心惶惶。
7. 为什么现代教育行政管理要求法制化?
【答案】教育法是关于教育的法规,它是举办教育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依据和规范,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文件的总称,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具有法的一般特征。教育法制化在现代教育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1)教育法保证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教育法建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借助教育法这个工具来建立、维护和发展统治阶级在教育领域中的社会关系,并通过对教育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形成良好的教育秩序,从而顺利地实现国家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2)教育法保证必要的教育行政管理秩序
教育法的建立,可以使教育行政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依照法律规定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义务、利益,从而使它们各自的职能获得正常的发挥,使彼此间的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进而使整个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得以有效地运转。
(3)教育法加强了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教育法具有法的基本特征即规范性、强制性和稳定性。运用教育法进行教育行政管理,有助于把符合客观规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方法、形式规范化、条文化,把它明确固定下来,并严格加以执行,从而可以大大加强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4)教育法促进了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功效
提高管理活动的效率,增加管理系统的功效是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正确地运用教育法,可以提高教育管理活动的效率,增加教育行政系统的功效,促进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的发展。
8. 学校质量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学校质量管理的特点如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