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二军医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系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
A. 痕迹衰退说
B. 同化说
C. 干扰说
D. 动机说
【答案】B
2. 华生认为初生儿突然屏息、呼吸加快、闭眼、双手紧握或乱动、放声大哭等大现了他的(
A. 爱
B. 惧
C. 怒
D. 恶
【答案】B
3. 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是( )。
A. 精细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阅读理解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答案】B
4. 一般来说,每一单元最理想的复习时间是( )。
A.10分钟左右
B.20~50分钟
C.50~60分钟
D.60~90分钟
【答案】B
5.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C.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D. 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考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考查。埃里克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认为,个体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而不是在成年早期就结束了。他提出了著名的心里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在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着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该问题引起个体新题发展的矛盾与危机。如果个体能顺利解决每个阶段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就会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婴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幼儿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成年初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成年中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克服停滞感:老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克服绝望感。
6.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潘寂
D. 廖世承
【答案】D
7. 试误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 尝试错误的过程
B. 建立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结
C. 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D. 进行操作而使反应与刺激建立联结的过程
【答案】B
8. 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慧技能的是( )。
A. 言语信息
B. 具体概念
C. 定义概念
D. 问题解决
【考点】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答案】A
【解析】加涅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①智力技能; ②认知策略; ③言语信息:④运动技能; ⑤态度。言语信息的学习,即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通过言语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因此,从学习过程的模式来看,认知策略就是控制过程,它能激活和改变其他的学习过程。态度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运动技能的学习,运动技能又被称为动作技能,如体操技能、写字技能、作图技能等,它也是技能的组成部分。智力技能是指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学习“怎么做”的一些知识,有人称之为过程知识,如应用一些原理、法则去解答习题。言语信息不属于智力技能。言语信息不属于智力技能。智力技能包括具体概念,定义概念和问题解决。因此,答案选A 。
9. 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
A. 人本主义取向
B. 科学主义取向
C 解释主义取向
D. 历史主义取向
【答案】B
【解析】教育测验运动,是指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先的考试制度己不适应当代的教育,所以对教育测验方法进行改革及对提高测验的客观性进行研究的运动,如智力测验、学力测验。实验教育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主要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可见,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都是追求用科学、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
10.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
A. 视觉适应
B. 望梅止渴
C. 青春期男孩变声
D. 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答案】B
【解析】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在理解“学习”的含义时要注意,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ACD 三项虽然都有行为上的变化,但A 和C 属于生理的本能使然,D 项是由于药物导致的行为变化。
二、辨析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