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4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温度属于下列哪种层次的测量? ( )

A 定类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定比测量

【答案】C

【解析】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比如,钡」量人的智商,以及测量自然界中的温度,就是定距测量的典型例子。

2. 方差分析通常应用于研究( )。

A. 两个类别的样本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B. 两个类别的总体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C. 多个类别的样本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D. 多个类别的总体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答案】C

3. 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管总体分布如何,随着样本规模n 的扩大,( )。

A 、抽样方差趋近于总体分布方差

B 、样本方差趋近于抽样方差

C 、抽样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D 、抽样分布均值趋近于总体均值

【答案】C

,无论总体的分布如何,其样本平【解析】这一定理说明:当n 足够大时(通常假定大于30)

均数所构成的分布都趋于正态分布。

二、基本概念

4. 理论性研究

【答案】理论性研究是指那些侧重于发展有关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侧重于建立或检验各种理论假设的经验研究。

这类研究力图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或其中的一部分)是如何运转和相互联系的,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又是如何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于增

加对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的认识。

理论性社会研究的研究者往往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中,不辞劳苦地寻求那些对一个世纪的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的问题的答案。

5. 解释性研究

【答案】解释性社会研究是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是解释原因,是说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解释性研究的目标是回答“为什么”

明关系,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它通常是从理论假设出发,经过深入实地收集经验材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检验假设,最后达到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目的。在内容上特别注重研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在分析方法上往往要求进行双变量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

6. 目填问卷法

【答案】自填问卷法是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之一,是指调查者将调查问卷发送给(或者邮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自己阅读和填答,然后再由调查者收回的方法。

自填问卷法的主要优点包括:

(1)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2)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3)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自填问卷法的主要缺点包括:

(1)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

(2)自填问卷法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

(3)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7. 简化论

【答案】简化论又称作简约论,它是指研究者用个体层次的资料来解释宏观层次的现象。从形式上看,简化论的错误正好与区群谬误相反。

在研究者用非集群的分析单位来进行测量,而做出的是有关集群的分析单位是如何运行的结论时,或者说在研究者所拥有的是微观的有关个人如何行为的资料,但是他所做出的却是有关宏观层次的单位如何运作的结论时,这种错误最容易发生。

8. 经典实验设计

【答案】经典实验设计又称古典实验设计,或双组前后测模式,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最为标准的实验设计。其包含了实验设计的全部要素: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自变量(实验刺激)、因变量,以及随机指派。

经典实验设计的实施步骤如下:

(1)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控制组;

(2)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一次测量,即前测;

(3)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但不对控制组实施这种刺激;

(4)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二次测量,即后测;

(5)比较和分析两个组前后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别,得出实验刺激的影响。

实验刺激的影响=实验组的差分-控制组的差分

=(后测1-前测1)-(后测2-前测2)

如果实验组差分(的绝对值)比控制组差分(的绝对值)大,则说明实验刺激对因变量有影响; 如果实验组差分与控制组差分相等,则实验刺激的影响为零,即自变量对因变量不起任何作用; 如果实验组差分比控制组差分小,说明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影响是负向的。

三、论述题

9. 有人分别对一个正式组织、一个公共场合、一个私人背景开展实地研究,却采用了同一种获准进入的方式。

请对这样的研究方法进行评析。

【答案】(1)获准进入在实地研究中具有其真正的含义,它是实地研究中非常重要同时也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正式的、合法的身份以及单位或组织的介绍信,并不是保证能获准进入的充分条件,而只是一种必要条件。研究者要能参与研究对象的实际社会生活,还常常需要某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的帮助。这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就生活在研究对象所生活的社区,或者就

,同时又认识研工作在研究对象所工作的单位,他们既认识研究者(是研究者的朋友、亲戚更好)

究者所希望研究的那些研究对象。总之,他们能够十分便利地将研究者“带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世界中。

(2)所以在不同的场合中应该采取不同的获取进去的方式。

①一个正式组织,必须要有正式的、合法的身份以及单位或组织的介绍信。

②一个公共场合,最好要有正式的、合法的身份以及单位或组织的介绍信。必要时,应该还需要某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的帮助。

③一个私人背景的实地研究,需要有‘熟人’身份,以及某些“关键人物”或“中间人”的帮助。

四、思考与实践

10.简述测量中的信度与效度。

【答案】(1)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其基本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

(2)测量的效度也称做测量的有效度或准确度。它是指测量下具或测量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变量的程度,或者说能够准确、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效度指的是测量标准或所用的指标能够如实反映某一概念真正含义的程度。当一项测量所测的正是它所希望测量的事物时,我们就说这一测量具有效度; 反之,则称为无效的测量或者测量不具有效度。人们在评价各种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