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841社会学研究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参数值

【答案】参数值又称为总体值,它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在统计中最常见的总体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

2. 开放式问题

【答案】开放式问题是那种只提出问题,但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答案,由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填答的问题。简言之,就是只提问题不给答案。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优点,是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所得资料丰富生动。其缺点是资料难以编码和统计分析,对回答者的知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一定要求,填答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还可能产生一些无用的资料。

3. 实验室实验

【答案】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相对严格的实验。实验室实验的主要优点是实验背景和变量都相对容易控制,实验环境可以较好地“封闭”,实验者能够比较清楚确切地观察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实验室实验的主要缺点是在实验内容上局限性比较大,即许多社会研究者感兴趣的内容常常无法在小小的实验室中人工地制造出来。同时,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在推广性、普遍性和概括性上往往较差。

4. 定距测量

【答案】定距测量又称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不同等级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定距测量的结果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需要注意的是,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0,但这个0却不具备数学中所熟悉的“0”的含义。

5. 前测与后测

【答案】在一项实验设计中,通常需要对因变量(或结果变量)进行前后两次相同的测量。第一次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前,称为前测; 第二次则在给予实验刺激之后,称为后测。研究者通过比较前测和后测的结果,来衡量因变量在被给予实验刺激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反映实验刺激(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

6. 要在总共3000名学生的某大学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大学生样本。要求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样,先将这3000名学生的名单依次编上号码,如果抽取的第一个样本编号为12,则最后一个样本的编号是( )。

A.2970

B.2982

C.2994

D.3000

【答案】B

【解析】系统抽样中,抽样间距K=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在抽样框中,自A (A 为抽样的起点)开始,每隔K 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即所抽取个体的编号分别为A , A+K, A+2K, …,A+(n-1)K 。所以,题目中K=3000\100=30,最后一个样本的编号为12+(100-1)*30=2982

7. 下列不属于用来描述变量的离散趋势的特征值是:( )

A 、异众比率

B 、四分互差

C 、中位数

D 、极差

【答案】C

【解析】《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中位数一般用于描述定序及定序以上测量尺度的变量的集中趋势。

8. 以下关于正态分布性质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正态曲线关于通过平均数的纵轴对称

B. 所有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0,方差为1

C. 在均值一定的情况下,方差越小,则正态分布曲线越尖瘦

D. 可用标准正态分布表计算变量取值在某一区间的概率

【答案】B

【解析】只有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0,方差为1.

三、多项选择题

9. 下列属于实验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

A 、自变量和因变量

B 、实验组

C 、控制组

D 、前测

E 、后测

【答案】ABCDE

,以观察和分析它【解析】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或操纵)一个变量(即自变量)

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从方法论上看,实验是定量研究的一种特定类型,它比其他几种社会研究方式更直接地基于实证主义的背景和原理。尤其是在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实验研究具有最强大的力量。这是因为,判断因果关系的三个条件在实验研究的方式中,可以得到最为允分的满足。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方式,实验有着三对基本要素: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②前测与后测; ③实验组与控制组。任何一项实验研究,一般都会涉及这些基本要素。可以说,实验研究的这三种基本要素,构成了实验研究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

10.以下所列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

A 、分层抽样

B 、偶遇抽样

C 、整群抽样

D 、酉己额抽样

E 、滚雪球抽样

【答案】BDE

【解析】非概率抽样共包括偶遇抽样、主观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和空间抽样。而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属于概率抽样。

11.下列研究技术属于文献研究方法的有( )。

A 、第二手分析

B 、内容分析

C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D 、参与观察

E 、深度访谈

【答案】ABC

【解析】根据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所用文献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文献研究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其中社会研究者最常用的有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这三种文献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只是在具体应用上,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内容分析主要用于对大众传媒信息,尤其是对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的分析,其适用面也最为广泛; 二次分析主要是对其他研究者先前所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的再次分析和研究,这种方法的运用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就是现实社会中应存在大量的原始数据,并且研究者可以找到和获得它们;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则主要集中于对那些由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所编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在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等学科中应用比较普遍。

四、判断并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