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686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恩格尔系数

【答案】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

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2. 产业结构高度化

【答案】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通过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使资源或要素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格局,即产业结构由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演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效应显著提高的过程。高度化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特征:

(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次产业,进而向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2)在制造业内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加快向资本密集型,进而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高技术产业不断涌现并成为主导产业。这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密集度依次升级和产业结构效益大幅度提高的过程。

(3)在整个工业内部,由加工初级产品向加工中间产品,进而向加工高质量最终产品为主转变; 由分散式小规模生产向集中式大批量生产,进而向集中度与分散度相适宜、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生产为主转变。

3. 人力资本

【答案】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投资而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并能为劳动者带来持久性收入的劳动能力,它一般表现为劳动者所具有和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特定

职业技能和健康状况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长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发现传统的资本概念并不正确,忽视了“人”的因素及其生产能力的差别,进而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从新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己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至20世纪80年代,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已与新增长理论密不可分。

4. 现代产业体系

【答案】现代产业体系是产业在横向联系上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在纵向发展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具备良好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形成良胜互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国际产业发展相适应、相衔接的产业链完整、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的产业系统,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开放性、协调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现代产业体系己成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国际产业分工的有利时机,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发展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包括:人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5. 租赁经营制

【答案】租赁经营制是指国家授权机构将企业资产出租给承租者,承租者交付租金,对企业进行自主经营。在租赁经营条件下,国家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租赁形式的经济契约关系,承租经营者享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经营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能迅速提高企业的效益。但承租者为追求自身利益,会产生拼设备等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 而且承租者往往也不具备承担资产损失的经济能力; 此外,在个人和合伙承租情况下,职工和经营者之间还易于发生利益冲突。

6. 社会总需求

【答案】社会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支付能力下社会对生产出来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社会总需求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三部分构成。

(1)消费需求作为一个总量范畴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对消费品的需求。由于这种需求一般是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表现的,因此又称消费支出。从构成上看,社会消费需求包括公共消费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两部分。

(2)投资需求作为一个总量范畴,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l 年)内对投资品的需求。由于对各种投资品的需求,一般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表现出来,因此又称投资支出。从构成上来说,社会总投资需求,既包括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需求,又包括对流动资产的投资需求。

(3)国外需求,是指海关统计的出口总值。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可用公式表示: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国外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社会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

求+出口总值。

7. 社会总产值

【答案】社会总产值是指一国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具体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己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 ),二是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必要产品价值(v ),三是劳动者为社会劳动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m )。社会总产值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总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但是社会总产值指标明显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包含了很多重复计算的产值,二是无法反映经济效益,三是没有将五大部门之外的其他社会部门的生产性劳务计算在内。

8.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答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安排国有资本支出的专门财政预算,是政府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顶算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方式,是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重要手段,是对国有资本管理和运营进行评价考核的重要方面。

二、简答题

9. 劳动者通过在企业内的劳动获得了工资收入,这是否可以说国民收入分配已经结束?

【答案】劳动者获得工资收入并不能说国民收入分配已经结束。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还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用初次分配形成的四种原始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加以使用所形成的又一次分配。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的必要性在于:

(1)满足不创造国民收入部门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社会,除了直接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和提供服务的部门之外,还有许多不创造国民收入的非生产部门。这些部门劳动者的劳动,虽然不创造物质财富和国民收入,但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保障国防安全和稳定社会秩序是十分必要的。

(2)保证满足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

尤其是某些人型、重点工程项目,主要由国家来筹措建设资金,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提供,以满足迅速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3)保证满足社会消费和集体福利事业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了满足劳动者的共同需要,即所谓社会消费需要,要举办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如公费医疗、各种文化设施等。此外,还有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或其他生活有困难的人,需要社会给予救济,这些费用也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提供。

(4)保证满足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