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儒家德育思想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 德育思想 中等职业学校 启示

  摘要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内在地包含了传统美德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并借鉴以儒家德育思想为主干的传统德育思想的优秀成果是提高当代德育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儒家德育思想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我们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但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服务这一特点,使得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矛盾统一体。如何弃其糟粕,继承和借鉴其精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别是做人教育的实效性,是笔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的初衷。
本文简要回顾了儒家德育思想的发展脉络,梳理出了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方面:即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价值理念;德育首位是儒家的优良传统;教人如何成德成人是儒家德育思想的主要特征。笔者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现状和道德问题主要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呼唤加强和改进以儒家优秀德育思想为核心的传统美德教育。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从儒家德育思想中汲取养料来丰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内容。以此为立足点,笔者探讨和论述了儒家优秀德育思想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启示,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继承儒家重视德育的传统,坚持德育首位。笔者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着重从7个方面汲取儒家德育思想精华,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中做人教育的实效性。即:(1)知耻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只有帮助学生提高明辨荣辱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才能使他们形成优良的品德。(2)尚公是做人的价值诉求。只有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继承和发扬儒家尚公的精神,才能铸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爱国情怀,促使他们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3)仁爱是做人的良心法则。只有注重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仁爱”之心的培养,引导他们从爱父母做起,逐步做到心中有他人,学会爱他人,才能推而广之,使他们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4)忠恕是做人的传统美德。只有用“忠恕之道”来启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改造自我、开阔心胸,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才能帮助他们和众乐群,和谐相处,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较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更好地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5)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只有自觉以“真心待人、诚实无欺、有诺必践、讲求信用”等标准来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养成忠诚正直、信守承诺的习惯,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6)自强是做人的重要品格。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很多的艰难险阻,但只要他们具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就能够自觉地磨砺自己,愈挫愈奋、愈战愈强,以胜利者的姿态挺立于天地之间。(7)慎独是做人的修养方法。如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做到了慎独,就能够自觉地加强自我修养、增进自身道德素质,从而做到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保持节操、永不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