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人格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机能自主性
【答案】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换言之,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己经过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是机能自主的。
2. 自尊
【答案】亦称“自尊心”、“自尊感”,是人格自我调节结构的心理成分。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认为自己有价值、重要,因而接纳自己,喜欢自己。
3. 行为遗传学
【答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有生物学、遗传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该学科主要探讨天性(遗传)与教养(环境)之争的问题。运用综合遗传学和心理学的方法,从心理的遗传基础角度对个体身心的发展与变化进行系统解释的一门交叉学科。着重研究遗传与行为间的关系,涉及遗传学分析及对物种行为表现的整个范围进行科学分析的大量技术。
4. 投射测验
【答案】(1)含义
投射实验是人格测量的一种方法,用于探索个体心理深处的活动。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认为个体无法凭借自己的意识来说明自己,而必须借助某种无确定意义的刺激为线索,把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动机、冲突等心理活动不自觉地投射出来。
(2)特点
采用一种暖昧的刺激,如墨渍、无结构的图片等,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做出反应。为减少伪装的可能,通常不让被试知道测验的真正目的,心理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论假设对被试的反应作出解释。
(3)适用范围及评价
通常应用于临床治疗,适用于儿童和成人,且不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在了解被试的人格因素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著名的有罗夏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对这类测验结果的解释大都依赖心理学家的经验,其信度、效度一般都较低。
5. 人本主义心理学
【答案】(1)历史背景及理论来源
西方心理学流派。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和自我实现为主题。既反对行为主义用机械的环境决定论来解释人类行为的本质,又反对精神分析过分关注人的生物本能的还原论思想。号称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60年代正式形成,70年代迅速发展。针对美国后工业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社会下人性异化,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自我选择的产物,以及对传统非人化心理学的否定,对人道主义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人类潜能运动的发展,对现代整体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等学科的吸纳,并受现象学、存在主义、东方哲学思想尤其是道教和禅宗思想影响的结果。
(2)代表人物
主要创建者为马斯洛、罗杰斯、B. 梅和布根塔尔。
(3)主要特点
①在研究对象上,反对以动物与幼儿的简单行为或患者为对象,强调研究人,主要是健康的、整体的、出类拔萃的人。
②在研究内容上,专门研究人的高级的整合的动力心理,如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等更富有人生意义的根本问题。
③在研究方法上,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而不以方法为中心,重视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强调采用整体分析和现象学方法。
(4)基本理论
①以人性本善论为基本的人性观、动机理论和人格理论的支柱。认为人性的内核是人的基本需要或似本能(潜能),坚信人有成长和实现的倾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至少是中性的,恶是环境影响造成的。
②以需要层次论作为其需要理论和动机理论。
③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对强化组织管理、教育改革、犯罪防治和心理治疗等有重要价值。
6. 唤起的交互作用
【答案】这是指个体的心理或行为表现会引起周围人对他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些周围人的反应又反过来影响其人格的发展。例如,一个烦躁不安、易哭易闹的婴儿会使其父母或养育者心情不佳,养育者心情不好,进而对婴儿的照料失去耐心,难以为婴儿提供一种安全的、充满爱的环境,这种环境反过来加重婴儿的烦躁不安,产生恶性循环,结果,这个婴儿很可能发展出严重焦虑的人格特质。相反,安静、易哄、易笑的婴儿自然会得到父母或周围人更多的关爱,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这个孩子很可能发展出情绪稳定、开朗的人格特征。
7. 个体潜意识
【答案】(1)含义
个体潜意识是荣格人格理论的一种术语。与意识、集体潜意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一起构成人格(或精神)的三个层次。为潜意识的表层,包括来自个人的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阈下知
觉和被压抑的经验。根植于潜意识深层的集体潜意识,与意识层相联系。若能量足够,可回到意识层。
(2)构成
荣格通过字词联想实验发现其主要由具有情绪色彩的一组组观念群,即各种情结构成,如恋父情结、恋母情结、金钱情结和权力情结等。
(3)特征及双重作用
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动力性,能强有力地控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既可导致行为失调和神经症,亦可成为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类似弗洛伊德的“前意识”概念。
8. 人格/大五人格
【答案】(1)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等本质特征。
(2)大五人格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从而提出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包括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开放性。
二、简答题
9. 分析比较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卞要途径。
【答案】人格的科学研究早在20世纪初就逐步形成了三种主要的传统或研究途径,分别是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1)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亦称个案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代表人物主要是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莫里、罗杰斯与凯利等人。
与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相比,临床研究的优点和缺陷:
①优点:临床研究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活生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活动,从而获得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料。
②缺点:临床方法由于以特殊的个体(通常为有某种心理或精神问题的人)为研究对象,强于质的综合判断,弱于量的分析比较,难以直接引出普遍性的结论,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
(2)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