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23土地资源管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利用计划
【答案】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安排。土地利用计划主要由农、林、牧业生产用地计划、建设用地计划和土地开发计划组成。根据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管理的特点,可对计划内容作出调整,如为了控制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的速度,可以编制农业结构调整用地计划。依据土地利用计划的性质,可分为土地开发、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和土地保护等计划一体规划,制度。
2. 土地发展权
【答案】土地发展权是土地变更为不同使用性质的权利,是一种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分割而单独处分的财产权。它既可以与土地所有权合为一体,由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拥有者支配,也可以单独支配,它是土地处分权中最重要的权利。
土地发展权包括:农地变更为非农用地的发展权或称之为农地发展权; 未利用土地变更为农用地或建设用地的发展权; 在农地使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投入的发展权; 在建设用地上进行建设的发展权。
3. 土地资源调查
【答案】土地资源调查是对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利用程度、权属状况、空间分布、生产潜力、适宜性和限制性等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为依法和科学管理土地提供基础,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服务,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为编制农业区划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依据。
4. 土地经济管理
【答案】土地经济管理就是运用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和保护土地,以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土地经济管理大致包括下列三方面主要内容:
①土地地租的产生和作用;
②土地利用经济分析;
③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5. 土地统计与土地登记
【答案】(1)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载、整理和分析的一项管理措施。
(2)土地登记或称不动产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
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于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
土地权利登记简称土地登记,是确立土地权利的法律依据。世界主要有三种登记制度:契据登记制、权利登记制和托伦斯登记制。我国采用的登记制度是权利登记制。
6. 土地权利
【答案】土地权利是指权利人按照法律的规定直接支配土地的权利。我国现行的土地权力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物权。土地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情况; 土地使用权也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 土地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二、简述题
7. 简述土地监察的方法。
【答案】(1)土地监察方法是土地监察主体作用于客体(即对象)的桥梁,土地监督主体要完成土地监察任务实现土地监察标准所必须运用的方法。
(2)土地监察的方法
①超前控制方法
借助政务公开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土地违法现象实行超前控制,预防其发生。如公开用地
,审批审基地“三上墙”,公开审批制度,各项所需用地顺序排队、农户建房用地“三年早知道”
土地监察办法和制度。
②跟踪检查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对各项建设用地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如实行建设用地挂牌制度、实行定期现场察看制度、实行巡回检查制度、实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建立群众举报制度等。
③目标管理法
将依法管理土地和干部目标管理挂钩,用“加压”的办法,防止和杜绝管理者违法行使土地管理权。如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签订土地管理承包责任状,政府与土地管理部门签订土地目标管理责任书,政府间的目标管理责任状等。
④土地违法案件处理的特殊方法
协作处理法是指某些土地违法案件同案情复杂、涉及面广,需与行政监察机关、党的纪检机关、经济监察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公开处理方法是指对某些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土地违法案件,实行公开处理的制度,即在处理时,组织干部和部分群众到场,请新闻舆论界公开报道以造成声势,威慑违法者和扩大教育面,起着“惩一警百”的作用。
8. 何谓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1)地理信息是一种与地理环境所有要素相联系的特征。从本质上讲,这种信息属
于空间信息,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和明显的时序特征。
(2)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geograph icinformarion system)。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特征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地理信息进行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的专门化系统。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由数据的录入与编辑模块、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模块、数据的处理分析模块、数据的输出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5个技术模块组成。
9. 何谓土地使用权出让?
【答案】土地使用权出让又称土地批租,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分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2)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有期限的。
(3)土地使用权出让又是有偿的,土地使用者需支付出让金。
(4)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确定步骤为土地估价、确定出让底价和出让价格审批。
(5)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二种方式,即协议、招标、拍卖。
10.简述土地统计分析方法和作用。
【答案】常用土地统计分析方法有以下五种:
(1)平均分析法
平均分析就是在同质总体内,通过计算平均指标的办法,将各个个体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是平均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平均指标并不代表某一用地单位的具体水平,而是用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进行平均分析的前提是被研究对象必须是同质的,即总体所包括的各单位在性质上必须是同类的。总体单位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平均指标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又分为简单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两种。调和平均数是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又称为倒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有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两平中。
几何平均数是总体单位标志值的采积,以总体单位的个数为次数,开方求得,也有加权与不加权之分。
(2)对比分析法
要分析土地利用状况之间的消长比例关系,必须应用对比分析法。在对比分析中,一般要先计算各种相对指标,后进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