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828人文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李特尔
【答案】李特尔,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顶点。创用“地学”一词。主张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坚持目的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上帝是建造地球的主宰。著有《欧洲地理》、《地学通论》等。
2. 文化整合
【答案】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特别是当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文化整合过程是在矛后与斗争的反复交替中不断前进的。文化在经历了冲突、调整和适应之后,就达到了整合的趋向。文化整合的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给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3.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答案】汤因比在其著作《历史研究》中,对文明的起源提出的原则有“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和“中庸之道”。汤因比在对多种文明的起源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的第一个原则是“挑战和应战”。他以埃及的文明为例说明如果没有当时对环境的应战也就不会有埃及古国的文明。
4. 结构主义地理学
【答案】结构主义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地理研究过程中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 强调认识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 在区位决策研究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资本、生产方式、劳动力等理论,作为影响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5. 第三产业
【答案】第三产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它是随着第二产业的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满足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
6. 第四产业
【答案】第四产业是指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卫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讯产业,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各行业为主体的IT 业。第四产业技术新,知识、智力、科学技术密集,行业多,领域宽,涉及面广,社会服务性和相关性强。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形态、劳动形式均不同,主要反应人类的脑力劳动,生产无形的信息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
二、简答题
7. 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
【答案】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
(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①哈格斯坦德(瑞典)的时空棱柱体模式,利用时间、空间分析法研究人们通勤的行为空间范围。通常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空间主要由居住地、工作地、交通手段和活动时间决定。通勤和通学的行为空间,就要受制于居住地点与行程速度两方面的因素。
②棱柱体规模的大小反映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a. 能力限制因素
如个人身体状况,交通网络,用车机会等因素,限制着个人活动能力的发挥。
b. 共轨限制因素
指一些人与其他人对同一时间、地点的需要,如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学生在同时、同地才能进行。
c. 权威限制因素
如一些活动时间、地点,很大程度上是按领导的意愿来安排的。
(2)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①行为特征
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四种类型:马歇尔型一一理智型、巴甫洛夫型一一刺激反映型、弗洛伊德型一一情绪型、维布雷宁型一一从众与名望。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和性格不同,消费行为方式也有差异,从而造成购物行为空间的差异。
②商业环境
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能否形成固定的购物行为空间取决于能否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一般消费者购物总是倾向于出行高级商业中心和距自己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购买价格高的耐用消费品选择高级商业中心、购买日用消费品选择距住宅最近的商业中心。
③居住地环境
居住地的远近与交通便利程度影响购物行为。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居住地的位置条件、交通条件、自然条件。在购物行为决策上消费者优先考虑在通勤地和沿交通线购物。优越的交通条件可使消费行为空间扩大,购物行为决策面拓宽。自然条件中的气候条件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空间影
响最大。
④社会环境
不同的家庭阶段性、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况、职业、年龄层次、审美观念影响购物行为。消费者周围的社会群体、社会文化背景对其消费行为空间也有影响,社会群体的影响常会导致消费者行为表现为维布雷宁型。
(3)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交际活动也是人类活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专职交际人员的交际活动只能在业余进行。普通的交际活动次数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亲属之间的交往则受距离的限制较少。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交际活动大多又与旅游活动有关。
8. 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答案】(1)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
①文化变更的原因
a. 生态环境的改变。
b. 两种不同文化的接触。
c. 社会进化过程影响的结果。
②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的表现
文化移植理论认为,当两种文化相碰撞时,两者都会通过“借用”的方式向对方靠拢。这种借用并不是对等的,而往往是较先进的文化影响较落后的文化。
③旅游成功的因素
a. 游客
团队游客和散客与旅游地居民交流的机会大不相同。这种交流的程度随行程安排、游客的旅游动机、欣赏力水平、爱好和生活经历不同而变化。
b. 时间、空间和交流
游客和旅游地居民的交流还受游客逗留时间、双方交往的自然和社会空间、双方的语言能力、双方交流的愿望的影响。
c. 文化经纪人
旅游地主人在交流中也起一定作用,这就需要文化经纪人的努力。文化经纪人往往是能使用两种语言的人。他们在旅游动中或充当翻译和导游,或充当旅游团领队和旅游产品的销售者。文化经纪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主客交流的程度。
(2)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①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
旅游业使工艺品的生产得到复兴,从而为旅游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工艺品的设计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局。
②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