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1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7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23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641地理教育综合之人文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29
一、简答题
1. 世界旅游资源
【答案】(1)亚洲
①东亚旅游资源
a. 范围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等国,是亚洲面积最大,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 旅游资源
壮美的山水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本区最主要的风景线。
第一,东亚自然景色多姿多彩、类型繁多。
第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绚丽多姿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东南亚旅游资源
业洲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已成为度假、避寒、访古、朝佛的胜地。
a. 范围
东南亚由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包括八个国家和地区。
b. 旅游资源
第一,热带滨海滩岛胜景与浓郁的宗教文化颇具特色。
第二,东南亚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宗教的交汇地,人文景观打上宗教的烙印。宏伟壮丽的宗教建筑构成了本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第三,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绚丽多姿,其中,华人文化独树一帜,构成了本区独特的人文景观。
③南亚旅游资源
a. 范围
南亚指亚洲南部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b. 旅游资源
悠久的历史、浓烈的宗教色彩、多彩的民族风情,为旅游观光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第一,人种复杂,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土民情等十分引人人胜。
第二,山雄水秀,风景迷人。
第三,大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生物资源众多,印度素有“动物的天国”之美誉。
④西亚旅游资源
a. 范围
西亚位于亚洲西部,东起阿富汗,西到土耳其,南面包括阿拉伯半岛在内的广大地区。 b. 旅游资源
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宗教旅游资源是本区最主要的风景线。
第一,自然景色十分壮丽,地中海沿岸是自然风景富集的地区,拥有较多的海滨胜地。
第二,举世闻名的死海,因其湖水含盐度极高,人可浮在水面上任意漂流不会下沉而成为举世奇观。
⑤中亚旅游资源
a. 范围
中亚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包括5个国家。浓郁的伊斯兰文化是本区主要的特色。
b. 旅游资源
第一,民族众多,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第二,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境内至今仍保留有较多的名胜古迹。
第三,自然风光以独特的大漠草原风情为主,中亚各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开辟有一些旅游景点。
(2)欧洲
①欧洲自然条件多种多样。林海雪原、湖光山色、滨海滩岛等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巨大的、浓淡相宜的壮丽画卷。
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风光旖旎,是欧洲自然风景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③具有人文色彩,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
(3)美洲
①北美旅游资源
a.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拥有世界上规模庞大、管理先进的国家公园系统。
b. 自然旅游资源在自然界具有代表性。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重大的科研意义。
c. 大自然奇观与辉煌的现代文明最具特色。
②拉美旅游资源
a. 本区自然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其神奇的热带风光独具魅力。
b. 本区的风景水资源也各领风骚,有世界上最高的安赫尔瀑布和最宽的伊爪苏瀑布,罕见的“沸湖、沥青湖、火湖”等。
c. 拉美以热带暖湿大陆著称,素有“世界天然动植物园”之誉。
d. 人文旅游资源以灿烂的古代印第安文明最为引人注目。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是孕育印第安文化的摇篮。
(4)非洲
①北非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其中,灿烂的历史文化与阳光海滩,是北非最主要的特色。
a. 北非是孕育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b. 地中海沿岸、红海之滨的阳光海滩,充满迷人的风情,是北非最亮丽的一道自然风光。 c. 北非南部横亘着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点点绿洲如世外桃源,独特的大漠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②南部非洲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众多的天然野生动物园与古朴的民俗文化相映生辉,构成了南部非洲最主要的风景线。
a. 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千姿百态、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自然风景。
b. 野生动物极其丰富,为非洲赢得了“动物世界,,之美誉。
(5)大洋洲
太平洋岛屿多达万个以上,大多数岛屿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原始的热带海岛风光与古朴的风土民情构成了本区主要特色。
①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宜人的海洋性气候,特有的珍稀动植物,景观奇特的火山岛、珊瑚岛等。
②“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与独特的豪华都市景观是本区最主要的特征。
2. 人类历史上人口自然增长的三个阶段。
【答案】(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其人口发展特征包括:
①极低的人口密度。前农业社会人类群体的生存实际上依赖于对土地的粗放利用,史前地球上存在大量未有人居住的地区为原始人类的这种生存方式提供了条件,使得每一个人类群体都生活在远离其他群体的地方。
②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前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缓慢,人口数量不能超过由狩猎和采集获得的食物所能承受的界限。
③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由于采集狩猎群体对居住场所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地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又相对集中。
(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农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也是促使出生率升高的因素。在采集狩猎社会,为使人口与当时的资源基础保持平衡而制定了一系列习俗来限制人口的增长,从而使小的群落规模得以保持。而农业社会更多劳力能创造更多食物的现实使这类习俗得以松懈以至废除。农业社会的人口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