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题库>第四章 书刊校对题库

问题:

[单选] 我国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包括()等。

A . 责任校对制度、“三校一读”制度
B . 人工对校制度
C . 人机结合制度
D . 校对质疑制度

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谓之校异同;信其是处则从之,信其非处则改之,谓之校是非。”把这句话用于现代校对,正确的理解是()。 “本”是指作者交来的原稿。 “本”是指经编辑加工过的原稿。 校异同是指将校样与原稿的相异之处改得与原稿相同。 校异同是校正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差异。 “非”是指原稿中的错漏,但现代校对对它的处理方式与段玉裁应该不同。 下列关于校是非的表述,正确的有()。 目的是发现原稿中的差错。 功用是纠错增值。 作用是协助编辑纠正原稿中的错误。 方法是校对人员发现原稿中的疑点并直接改正。 结果是使原稿的价值在出版过程中得到提升。 关于校对的说法,正确的有()。 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的工作。 校对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 校对时所作各种标记必须用红笔。 校对是出版物发稿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 现代的“校对”是由古代的校雠、校勘演化而来的。 校对人员发现原稿有讹误,应该()。 提出疑问,请责任编辑处理。 提出疑问,请作者订正。 主动修改。 提出疑问,请责任校对处理。 关于责任校对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责任校对必须是专职校对人员。 责任校对必须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责任校对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 责任校对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 责任校对负责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 我国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包括()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