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905有机化学[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用

谱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

(1)环丁烷和甲基环丙烷

(2)C(CH3) 4和CH 3CH 2CH 2CH 2CH 3 (3)ClCH2CH 2Br 和BrCH 2CH 2Br

【答案】(1)环丁烷所有氢是等同的, 因此谱图上只有一个峰;甲基环丙烷有三种氢, 谱图上有三组峰.

(2) C(CH3) 4个12氢是等同的, 只有一个峰;CH 3CH 2CH 2CH 2CH 3有三种氢, 产生三组峰. (3)ClCH2CH 2Br 有两种氢, 因此有二组峰;BrCH 2CH 2Br 四个氢所处环境相同, 为同种氢, 只有一个峰.

2. 合成

.

【答案】

3.

一种据说是当今最烈性的非核爆炸品的新型炸药的化学式为中是毫无区别的, 实验证明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

(1)请画出该分子的结构式. (2)请给出该化合物的IUPAC 名称. (3)请写出其爆炸的反应方程式. 【答案】(1)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第 2 页,共 41 页

, 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分子

(2)该化合物的IUPAC 名称为:

八硝基五环(3)该化合物爆炸反应式为:

4. 有人研究过具光学活性的纯烯A 的单线态氧的氧化作用. 对氢过氧化物中间体还原之后, 主要产物是醇

具有R 构型的产物在碳4处含氢而不含氘. 其S 构型物则碳4处只含氘. 这两种产物的

生成是等量的. 这些结果符合“协同式”机理, 还是单线态氧的“超环氧”机理?

【答案】按照协同式机理进行反应的结果如下:

辛烷.

反应产物与研究结果一致, 但两种产物是不等量的, 因为C 一D 及C 一H 的断裂是反应速度的决定步骤,

所以得到产物

. 与实验结果不符, 故反应不按此机理进行.

按照单线态氧的“超环氧”机理进行反应的结果如下:

此反应的速度决定步骤是单线态氧对双键的进攻, 形成“超环氧”化合物, 因此与C 一D 及C 一H 的断裂无关, 产物的比例R H ∶S O 是等量的, 所以反应按此机理进行.

第 3 页,共 41 页

5. 在不同条件下, 用异丙基溴对萘进行烷基化, 得下列数据:(反应介质A

:

B :

)

对于这两种介质而言, 是什么因素造成产物比例不同?为什么比例依反应时间不同而各异? 【答案】萘的烷基化反应存在如下平衡:

萘的烷基化反应首先发生在较活泼的位上, 这是动力学控制产物. 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作用下, 发生重排反应,

得到热力学较稳定的取代产物.

异丙基的重排是分子间的重排过程, 它首先形成烷基取代的萘正离子, 该正离子的稳定性决定了其重排的能力. 而正离子的稳定性与溶剂的极性有关, 极性越大越稳定, 越不易重排, 反之亦然. 因此在非极性的二硫化碳溶液中, 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 发生重排快, 在短时间内完成, 而受时间的影响小. 在硝基甲烷溶液中, 由于溶剂极性强, 可稳定烷基取代的萘, 碳正离子重排慢, 随时间增加重排产物比例逐渐加大, 但重排产物的总比例仍较小.

6. 给出合理解释:

【答案】

7. 化合物A 、B 、C

是三个分子式均为

的同分异构体, A 用Na 的液氨溶液处理得D , D 能使

溴水褪色并产生一内消旋化合物E , B 与银氨溶液反应得白色固体化合物F , F 在干燥的情况下易爆炸, c 在室温下能与顺丁烯二酸酐在苯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G . 推测A 、B 、C 、D 、E 、F 、G 的结

构式及

【答案】

分子式为

的反应方程式.

则不饱和度为2, 推测为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或含有两个双键的二烯烃

或含有一个环和一个双键的化合物.A 用Na 的液氨溶液处理得D , D 能使溴水褪色并产生一内消旋化合物E , 说明A 为具有对称结构的块经, 即为

:

第 4 页,共 41 页

; D 为:; E 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