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1新闻史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新编内部冲刺班模拟题3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现实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 是指己经确实接触、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的标准所划分的一种受众类型。与现实受众相对应的是潜在受众, 即指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 但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新闻媒介是开放的大众传媒, 从理论上讲, 全社会的成员都可成为其受众, 即任何媒介的受众群都有潜在的、可不断扩大的可能性, 这是媒介得以不断拓展受众面的基础。

2. 泛新闻化

【答案】现在报纸越来越厚, 广电的频道也成倍地增加, 新闻似乎也增加, 诸如生活类“新闻”, 怎样做饭, 怎样炒菜, 如何保健等等, 严格而言, 这些东西不是新闻, 当然也谈不上“新闻价值”。传媒的利益驱动, 造成泛新闻化现象, 出现一些很少新闻价值的版面。

3. 新闻客观性

【答案】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 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它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 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它有两层意思:①内容必须真实, 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 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②表述必须客观, 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 而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夕, 即寓情寓理于事实的筛选、内容的编排、版(画)面的处理之中。客观性不是客观主义, 它对于新闻事实的见解, 主要通过客观的叙述形式, 凭借事实本身的逻辑表现出来。

4. 新闻价值的规定性

【答案】新闻下作者是根据人们具有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的共同需要这一客观标准来选择和评价新闻事实, 而受众则是根据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是否能满足上述需要来评价、衡量新闻的。这样, 新闻工作者的动机和新闻所取得的社会效果得到了统一。新闻价值观与表现形式在这里具有了明确的、完整的界说。在这个定义中, 我们还可以给新闻工作者和受众提供一个衡量评价新闻价值的标准。即对新闻事实和新闻作出价值判断时, 是以满足上述“需要”的多少和程度作为标准的。换言之,

对“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诸种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越充分, 价值就越大, 如果能满足其中一种需要, 可以有充足的理由说明:这样的新闻事实, 这样的新闻报道, 具有新闻价值的。

5. 核心受众

【答案】核心受众是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的标准所划分的一种受众类型。各个单独的媒体和媒体上设置的栏目, 都有着不同的传播内容和个性风格, 这些内容和风格是针对并满足某些相对比较固定、明确的传播对象, 这部分受众就是媒体和媒体特定栏目的核心受众。核心受众是媒体需要稳定和竭力争取的最重要的对象, 也是媒体的生命线。媒体的内容选择、栏目设置、风格定位等都较多地以核心受众需求为考虑的出发点, 进行筹划、设计和编排。所以, 新闻媒介各自的传播内容和风格特色的确立, 争取了各自的核心受众, 而核心受众的兴趣爱好、信息欲求反过来又在不断强化着媒体自身的传播个性。核心受众的确立, 在目前受众群体分化与多元的大潮面前, 对于新闻媒介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6. 沉默的螺旋

【答案】“沉默的螺旋”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最早由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一一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 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 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这个假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 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 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 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一一舆论的诞生。

二、简答题

7. 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有哪此新内容和新特点?

【答案】(1)邓小平对党性原则的解释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 新闻事业还要不要坚持, 怎样才能坚持好党性原则, 在此问题上, 新闻界和社会上曾出现过一些思想混乱和模糊观点。对此, 邓小平运用战略眼光从党的根本性质和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入手, 强调新闻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性原则。 20世纪80年代初, 新闻界发生了一场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争论。当时, 有人提出了人民性高于党性的观点, 有人甚至借此以人民性来对抗党性。邓小平明确而又严厉地指出这是一种“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邓小平在新形势下, 针对党内思想战线和组织战线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就党的领导和党性原则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 给新闻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2)江泽民对党性原则的解释

在进入新时期后, 党和国家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要创造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