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1新闻史论与实务之新闻理论新编部分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_4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的职能

【答案】新闻的职能是指新闻应具有的和新闻下作内容及目标直接相关且能够有效达成预期新闻工作目标的特定职务功能。新闻本来的、特有的职能为报道事实和传递信息,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新闻的运用日益广泛, 它的职能也随之逐渐增多。例如宣传思想观点、传播文化知识、表达舆论、指导工作等。但这些职能都不能离开报道事实这一根本职能而单独发挥, 否则新闻的特性就消失。

2.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

【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是指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它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3. 知情权(知晓权)

【答案】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知的权利等, 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 具体可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如出生情况、亲生父母等)。在新闻传播领域, 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知情权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 而新闻媒介作为职业化、专门性的大众信息传媒, 有权利更有责任及义务保障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 开拓公共信息资源。

4. 新闻事业的性质

【答案】新闻事业的性质可从新闻事业的社会属性、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等几个基本属性来认识。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信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在阶级社会中, 它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它在经营上实行企业化管理, 遵循经济与市场规律。

5. 两级传播

【答案】两级传播是指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舆论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 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 而是要经过舆论领袖的中介, 即表现为由“大众传媒一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两级传播过程。两级传播理论是最早经学术研究而产生的有关传播效果的理论, 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当时流行的“枪弹论”的想象, 并启发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效果研究思路, 引发了更多的相关研究, 如传播的社群影响及人际环境、多级传播、有限效果、创新与扩散等。

6. 客观报道

【答案】客观报道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 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报道它, 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

二、简答题

7. 如何认识舆论监督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国家和人民的舆论机构, 在舆论监督力一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和威力。新闻事业搞好舆论监督,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 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维护党和政府的社会形象; 对于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对于弘扬正气, 倡导先进, 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等, 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 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①社会主义实行的是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实质就是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拥有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按照宪法的规定, 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 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 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从而为广大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提供充分的保障。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群众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主要形式, 一是通过自己选举出来的人民代表及其组织机构, 二是亲身参与。而在亲身参与中, 运用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②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形式可以发表自己对各种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意见, 行使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利。这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密切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联系。人民群众行使对党和政府的监督权利, 可以激发他们当家做主的热情, 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 促进他们政治素质的提升, 推动国家民主政治的进程。因此, 党和政府应当积极创造条件, 为人民群众运用新闻媒体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提供有效的帮助。

③中国共产党对健全和发展民卞制度, 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民卞监督是有清醒认识的。特别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 “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 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之后, 新闻舆论监督引起了全党、全国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 出现了新的局面,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