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638土地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土地
【答案】土地是由地球上的生物、空气、水文、地形地貌、土壤、岩石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的活动成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其中各项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土地的功能。土地不仅是一个自然综合体,还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同时土地也是一个历史综合体。
2. 水土流失
【答案】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诸如: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
3. 土地统计调查
【答案】土地统计调查就是根据土地管理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关于土地、土地利用和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过程。土地统计调查是土地统计管理的初始阶段,是人们研究和认识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起点。离开了对土地利用实际状况的周密调查,认识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决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 "RS"
【答案】英文RemoteSensing 的缩写,指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把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和资源管理的监视(如树木、草地、土壤、水、矿物、农家作物、鱼类和野生动物等的资源管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5. 垦殖系数与森林覆盖率
【答案】垦殖系数又称垦殖率,是指土地经过开垦变为耕地种植农作物。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土地垦殖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土地垦殖率=
土地垦殖面积/总土地面积×100%。垦殖率即垦殖系数是反映土地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
森林覆盖率也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
6. 土地转让
【答案】土地转让是指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绘他人。土地转让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里,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土地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因而不允许土地转让。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受让人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而所有权仍属于国家或集体。
二、简述题
7. 简述土地统计分析方法和作用。
【答案】常用土地统计分析方法有以下五种:
(1)平均分析法
平均分析就是在同质总体内,通过计算平均指标的办法,将各个个体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是平均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平均指标并不代表某一用地单位的具体水平,而是用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进行平均分析的前提是被研究对象必须是同质的,即总体所包括的各单位在性质上必须是同类的。总体单位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平均指标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又分为简单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两种。调和平均数是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又称为倒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有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两平中。
几何平均数是总体单位标志值的采积,以总体单位的个数为次数,开方求得,也有加权与不加权之分。
(2)对比分析法
要分析土地利用状况之间的消长比例关系,必须应用对比分析法。在对比分析中,一般要先计算各种相对指标,后进行对比分析。
所谓相对指标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两两相互联系的指标的比率,用来表明其中固有的数量对比关系,如相对水平、普遍程度、比例关系、发展速度等。相对数的表现形式可分别采用倍数、百分数、千分数等来表示。相对数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对比分析中应当注意两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如内容、范围、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等是否可比。
(3)动态分析法
对土地利用的数量关系,可从它的历史方面研究其发展变化过程,揭示其固有的规律并预见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就是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包括以下三项内容:动态数列的编制、对动态数列的分析和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规律性。
动态数列可以用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来编制,相应地产生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
应用动态分析法可以分析土地利用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变动趋势等。常用动态分析指标有: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 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前两种用于发展水平的分析,后几种用于发展速度的分析。
①发展水平分析
发展水平又称发展量,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的指标数值,用以反映某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规模水平。平均发展水平是对不同时期(时点)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所得到的平均数。它又称作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②发展速度分析
发展速度。动态数列中两个时期发展水平的数值之比,用以说明报告期水平己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以基期水平为l )或百分之几(以基期水平为100)。
平均发展速度。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用以说明某一个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平均发展程度。
增长量。用以说明两个时期发展水平增减差额的指标,常用绝对数表示。
平均增长量。用以说明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量的指标。
增长速度。用以反映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
平均增长速度。用以说明某种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平均每期的增长程度的指标。
③变动趋势分析
为了研究某个现象的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和规律性,必须进行变动趋势分析。测定长期趋势的常用方法有移动平均法和趋势线配合法。移动平均法是一种扩大时距以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趋势线配合法是应用数学模型对原来动态数列配合适当的趋势线进行修匀,从而显示数列基本趋势的一种方法。
(4)因素分析法
土地利用是山许多因子构成的。反映现象总体的总体指标,可以分解为绝对数指标和平均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