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答案2009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武汉科技大学
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855)试题参考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分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选择成本:又称机会成本,指市场主体将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2.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一单位生产要素带来新增的产品产量。
3.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的市场供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4.产权:一般指市场活动当事人对其财产的排他性权利,是经济生活中财产或资源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的总称。在现代公司制度中,产权分解为股权、法人所有权、经营权。
5.充分就业: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二、简述题(本大题分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主要措施(5个要点,每条2分,共10分。)
(1)使生产要素组合达到最佳。
(2)确定最佳产量和规模。
(3)优化资本运营机制,提高资本运作效率。
(4)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促进制度、管理与技术创新。
(5)构建完善的激励、约束与协调机制,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5个要点,每条2分,共10分。)
(1)市场机制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在现实中很难得到充分的满足。
(2)市场机制容易造成经济生活的盲目性。
(3)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
(4)市场机制容易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且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与市场机制作用下,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失去直接联系,社会需要首先表现为市场的货币需要,产需比例表现为商品交换的比例,容易产生和助长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现象,妨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或者从原因角度讲:
(1)不完全竞争和市场的不完全性。
(2)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效应的存在。
(3)不能解决公共供给等问题。
(4)自然垄断与次优决策使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5)市场机制自身具有缺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