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社会工作原理A卷2013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二 O 一三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科目名称: 考试时间 3 小时,总分值 150 社会工作原理 分。 331 A卷 答题内容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名词解释。 (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5 分) 1.科层制 2.主文化 3.业缘群体 4.先赋角色 5.标签理论 6.个别化原则 二.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并在错误题后进行改正。 ) (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判断 1 分,分析 1 分,判断错误全小题没分,把判断的“×”或“√”填在小题前面) 1.微观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2.社会现象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3.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学发展中最著名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梁漱溟 的乡村建设运动。 4.以科赛为代表的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社会发展具有消极作用。 5.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与社会、机构的价值观总是一致的。 三.简答题。 (本题 60 分,每小题 15 分) 1. 什么是社会?社会有哪些特点与要素? 2. 社会互动有哪些情境? 3.简述个案工作中行为治疗模式的主要技巧与过程? 4. 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 10 分,每小题 10 分)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被传出发生家庭暴力事件后,记者对李阳进行了采访。李阳说自己从小 是一个自卑的人,不敢和陌生人说话。他出生在江苏常州,从童年起,他就没有过亲密的家庭 关系。父母在生下他后支援新疆建设,李阳从小和外公外婆长大,直到四五岁才开始和父母一 起生活。传统家庭中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二十多年,也没有在家过春节。 记者:那你小时候成长那么多年,你跟你父母之间感到过亲密的感觉吗? 李阳:没有,从来没有,因为我还记得在西安工作的时候我爸爸说,今天晚上就跟我睡一 起吧,吓死我了,跟他睡一个床上,我宁可去死。 记者:那怎么了? 李阳:就我连跟我父亲握一下手,拥抱一下我都会起鸡皮疙瘩,就是没有这种,断了,中 间断掉了。这一案例反映了人在社会化中哪个阶段的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 五.论述题。 (本题 40 分,每小题 20 分) 1.在我国现时期的社区建设中, 针对社区服务方面有哪些现状与问题?可以如何加强与完善? 2.社会转型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试从社会互动或社会分层的角度做一分析。 第 1 页 共 3 页 准考证号码: 姓名: 报考专业: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写 题
A 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5 分) 1.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范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 2.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3.业缘群体: 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 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和文化艺术组织等具体方式。 4.先赋角色: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5.标签理论:社会学家勒卖特和贝克提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 ,是与周围的 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 6.个别化原则:把每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 二.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并在错误题后进行改正。 ) (本题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判断 1 分,分析 1 分,判断错误全小题没分,把判断的“×”或“√”填在小题前面) 1.√对。 2.×错。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3.√对。 4. ×错。 以科赛为代表的社会冲突论强调, 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巩固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5.×错。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与社会、机构的价值观一般是不一致的。 三.简答题。 (本题 60 分,每小题 15 分) 1.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与要素包括:人口、资源、环境与文化。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2)社会以人的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为基础。 (5)社会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机体。 2. 社会互动的情境: 根据互动人数,可以划分为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多人关系的互动情境; 根据互动目的,可以分为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 根据互动性质,有情感关系、工具关系和混合关系三种情境。 3.个案工作中行为治疗模式的主要技巧与过程: (1)四种学习形态:反应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认知学习 (2)技巧:正强化、负强化、角色扮演、榜样; (3)过程:建立关系;评估问题;找出要学习的正确行为并示范,让案主进行角色扮演;布 置作业;评估。 4. 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区别与联系: 区别:宏观社会行政是在较大范围内执行社会政策,一般与政府行为有关,主要表现为政府 的职能行为;微观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主要表现 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 联系:具有相对性,从宏观到微观,社会行政的内容是逐渐具体化。 执行政策上具有连贯性。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 10 分,每小题 10 分) 第 2 页 共 3 页
这一案例反映了人在早期社会化中的问题。运用皮亚杰和埃里克森的理论可以看到,儿童的 社会化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影响重大。紧张的 亲子关系会造成孩子内心中缺乏爱与被关怀的感受,导致成人后的行为偏差。 五.论述题。 (本题 40 分,每小题 20 分) 1.在我国现时期的社区建设中,针对社区服务方面的问题: 一是社区服务的性质定性问题,本质上是属于福利服务还是营利服务有争议; 二是社区服务的人员队伍非专业化; 三是社区服务的行政化现象比较严重等。 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 一是进一步明确社区服务的性质并进行分类; 二是发展公共服务,包括卫生服务、健康服务、安全服务、社区教育等由政府供给; 三是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建立更多的志愿组织与培训志愿者队伍; 四是社区福利服务的职业化。 2. 社会转型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试从社会互动或社会分层等角度做一分析。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关系:社会转型必须以长期的、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 同时,社会转型也必然会引起互动情景和互动方式的变革。 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 单位体制下的封闭式互动; 人际关系简单, 情感性的人际关系; 转型之后: 社会流动下的开放互动, 人际关系复杂化, 工具性或混合性的人际关系增多。 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分层变化: 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变化; 中间阶层不断产生; 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等。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