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北大中文系王岳川教授在《语文教学如何面对流行文化》一文中指出:“现在的中学教学应包含四个维度。首先,传统的、整体的维度。古代的文化经典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经、史、子、集等国学精粹是基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历代大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学习的楷模。对待古代典籍要有全面而科学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将传统仅仅变成文本,而更要化作一种精神,从我们每一代人的心灵流淌下去……;因此,吸吮文史哲经典读本的“温馨乳汁”是当代中国人重要的文化营养之一。而那些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完善的作品是学生获取思想营养的活性土壤,是培养学生理性理念的实体,是对学生予以审美熏陶的阵地。
文言文在当今有着无可比拟的价值,有着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独特的教育价值、无限的应用、发展价值、经典的写作价值和鉴赏价值。合理、科学的开发文言文的价值,这是当代教育者的历史使命。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文言文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中语文课程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认识和吸收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类文化的营养,形成良好的文化底蕴,涤荡心灵,启迪人生,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充分挖掘古文化的内涵,并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个人生活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思辩能力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
文言文的精当的选材是学生学习好文言文的基础。现今教材切合实际的精当的选材、丰富适当的课外阅读篇目为学生提供了可以学习的平台,现代传媒的发展更是为此提供了迅速快捷方便的条件。为适应现代的学生学习,教师采取了中学文言文的现代传授方式。教师教会学生读书,如作者的写作意图、意思表达的方法和力度、怎样把握文章的主旨、读时应注意什么等方面,采用比较阅读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使学生理解复杂的生活、复杂的人的情感的差异,领悟生命的丰富、细腻,豁达或脆弱,体悟作者笔下表达的感情,抒发的意趣,比照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作品表述的深刻,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产生一定的回应,刺激自己某一类似或相异的感受,思维的拓展或深入,促使自己试图用自己的笔表述自己的思想,这就是对语言的运用,对生活和优秀作品的精华的吸收和掌握的成效。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中,传统的阅读、背诵积累仍然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讲究激趣、求新教学方法是授课取得成效的关键;同时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贴近生活,走向生活,使学生由学习进而产生创新思维。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要将传统的授课方法同现代手段结合起来,充分了解学生的感受,时刻关注学习效果,不断探索适应学生的、适应时代的方法,使文言文教学能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