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救助

【答案】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对那些维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有困难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2. 社会服务

【答案】社会服务是指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服务与营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

3. 社会环境的含义、特点

【答案】(1)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及其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社会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社会环境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的特点有:①多样性:②复杂性:③层次性; ④稳定性:⑤变动性。

4. 剩余性社会福利

【答案】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5. 普惠主义模式

【答案】普惠主义模式主要从以下方面理解:

(1)福利分配采取涵盖所有公民的普惠主义原则,其目的主要是消除差别,建立公民之间的完全平等,从而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整合。

(2)在普惠主义模式下,国家干预社会福利的角色是主导的和控制性的,具有明显的家长制色彩。同时,公众与政党对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认受性比较高。

(3)在税收安排上,普惠主义的福利模式是以较高的收入所得税率为基础的,针对公民的福利津贴般采取统一费率和水准。

(4)在这种模式下,社会服务惠及所有公民,社会福利服务涵盖所有社会生活领域。

(5)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并不发达,政府在社会服务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社会政策的实施为在社会风险中的公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减少了个人因风险和偶然事件造成的贫困与排斥,从而有利于社会平等与正义的实现。

6. 家庭治疗

【答案】家庭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模式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精神医学界,20世纪50年代被社会工作和心理治疗界认可,并运用于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之中。有关家庭治疗的定义,不同流派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界定。谢秀芬的定义是: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模式,它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着重的焦点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都是与家庭、与家庭其他成员互动的结果。个人的问题可能是家庭的问题,个人困扰可能是因为家庭有困扰,因此,个人的“问题”是家庭系统制造的。此外,家庭功能是否良好,又与家庭的生命价值观、关系组合、权力运作、生活规则以及家庭气氛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因此,家庭治疗者应着眼于系统的测评与调整。

7. 社区康复

【答案】社区康复的基本点是社区支持、社区参与,其结果也是社区受益。进行社区康复,关键是要形成尊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残疾人给予支持。在社区资源的组织、动员方面,重要的是将有利于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网络提供的资源、社会机构提供的资源和正式组织(政府)提供的资源结合起来,共同支持残疾人的康复。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即要通过社区宣传、社区教育、社区组织等工作形式建构支持残疾人的社会环境。

8. 接纳

【答案】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在关于接纳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它与非判断的态度是等价物。其实,接纳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作为一个积极的动词,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接纳在实践中有时是困难的。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

二、简答题

9. 比较不同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模式的优劣。

【答案】伴随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的督导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每种不同的模式都有其背后的哲学理论,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点与不足。

(1)成长与发展模式

①主要特点

成长与发展模式采用大量的个别化教学,重视与强调学生的感觉、情绪及心理需要,帮助学生发展专业自我及自我意识,启发学生的自我觉悟与思考。在这里督导是一个催化剂。

②指导思想

成长与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采用治疗学的理论,认为专业表现取决于个人的成长。因此,它强调心理学的理论,看重学生成长的过程。

③犹势与劣势

a. 优势:采取个别化教学可以照顾到每个实习生的特性使实习生得到有针对性的适合自己的成长; 注重实习生的自我及自我意识的发展。

b. 劣势:督导只是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如果实习生的觉悟没有得到期待的高度,可能并不会提高实习生的专业水平和成长。

(2)学徒模式

①主要特点

学徒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督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紧密的师徒关系,因此,非常强调良好的督导关系。这种学徒式的学习是非结构化的,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即手把手讲解教授,碰到什么样的工作就学做什么。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一定强调重点,但它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学习方式。督导主要运用讨论方式,采用过程记录评估学习的进度与学生的进步。

②指导思想

学徒模式的指导思想是认为学习是一种“干中学”,好的实务来自十不断重复的学习,在干中不断提高。这种理论基于行为理论,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

③犹势与劣势

a. 优势:督导关系良好; 督导采用全面的、综合的学习方式,解决实习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督导采用讨论的方式,能够启发实习生。

b. 劣势:誓导采取手把手教授的方式,可能会导致实习生产生依赖的情绪,不利于实习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解决能力的提高。

(3)结构化学习模式

①主要特点

结构化学习模式是一个详细计划好的学习过程,它强调学习开始前有一个课程计划,按部就班,一个课程一种内容,一步步学习。教学方法也是系统化的,强调运用多种不同方法及不同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尤其注重模拟教学法。这种模式的学习事先制定有标准的评估方式。团队教学也是这种模式的一大特色。

②指导思想

结构化学习模式基于教育模式,认为直接的观察对于学习的效果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模式的设计基于成人学习理论,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模式是学习结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