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987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987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987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二) . 14 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987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三) . 26 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987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四) . 39 2017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987行政管理学之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五) . 50
一、概念题
1. 绩效沟通
【答案】绩效沟通是一个管理者与员工双方追踪进展情况、找到影响绩效障碍以及得到使双方成功所需要信息的过程。信息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潜在的障碍和问题、可能的解决措施以及管理者如何才能帮助员工等。持续的绩效沟通可以使绩效周期内的每个人,无论管理者或是员工,都可随时获得有关改善工作的信息,并就随时出现的变化情况达成新的承诺。绩效沟通的方式分正式与非正式两种形式。
2. 财政问责
【答案】财政间责是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问责是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责任政府的关键。
3. 协调职能
【答案】协调活动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行政管理归根到底就是设计和保持良好的行政环境,使人们能在组织内协调地开展工作,有效地完成行政日标。每项行政管理职能的开展,都要更好地促进协调,实现“1+1>2"的协同效应效果。具体表现为:协调行政组织之间、组织与个人之间、人员之间的关系:协调各项行政管理间的关系:协调行政组织与其他组织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4. 行政程序法治
【答案】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间、顺序等要素所构成的行为过程,包括行政行为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行政程序法治是涉及规范行政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核心问题。
二、简答题
5. 简述行政监督的内容。
【答案】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行政管理活动,内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监督决策是否科学、合法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决策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行政权力的运行,总是从决策开始。因此,对决策的监督,成为行政监督最重要的内容。监督主体除认真监督决策目标、依据、方案外,还应着重监督决策的程序是否合法、科学、民主,是否严格遵循以下步骤:发现问题,确立目标; 集思
广益,拟定方案; 分析评估,选择方案; 实施方案,完善决策。
当前对决策监督的重点应是:防止主观盲日决策,尤其要防止一些行政领导为追求政绩而做出急功近利的决策,坚决杜绝“三拍现象”(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和“形象工程”,为达此目的,要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决策权限,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
(2)监督行政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合理
行政管理行为可分抽象的和具体的两种行为,都必须受到有效监督。
①抽象行为。指立法行为,主要指行政主体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和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此外,还包括相关政府部门为全国人大制定相关法律、为地方人大制定相关地方法规的行为。当前,对抽象行为的监督要以防止国家政策部门化为重点。
②具体行为。指行政管理主体依职权作出的、对被管理对象的合法权益产生实际影响的管理行为。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行政管理行为不得逾矩违规,这是对具体行为合法性的监督;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行政部门在做出具体行为时应以民为本,在不损害国家及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照顾被管理对象的眼前利益,这是对具体行为合理性的监督。
(3)监督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廉洁勤政、不滥用权力
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以权谋私。腐败问题的发生,有个人品质原因,但同制度不够完善和权力缺乏监督约束有直接关系。只有加强行政监督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滥用权力问题,从而实现廉洁行政。
(4)监督自由裁量权是否被违规滥用
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部门及工作人员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内依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作出相应决定的权力。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自由裁量权经常被滥用,致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其中主要有:①损害被管理对象的合法权益; ②助长官僚作风和特权思想; ③导致行政管理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④使自由裁量行为反复无常、宽严不一; ⑤形成不良社会风气,滋生腐败现象。
6. 简述行政伦理的功能。
【答案】行政伦理功能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结构与行政者自身完善和进步所具有的功效和意义。概括研究者们的各种表述,行政伦理的功能大致归纳为中介、规范、约束、教育、激励、凝聚等。
(1)中介功能
法律法规要起约束和控制行政行为的作用,必须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把法律法规转化为行政人员的心理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倾向,形成人们心理的内心准则。如不经过内化过程,不经过心理的接受和选择,再好的规范也只能是外在的,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内心的伦理准则作为行政行为的“软性”约束规范,有效地将行政约束硬规则传递给行政行为的实施者。
(2)规范与约束功能
行政伦理以一系列的伦理规范反映并作用于行政过程和行政行为。其特点是:行政角色自身道德意识和人格追求通过外在舆论评价和内心信念体验,以及一定的道德约束,形成强大的规范场,对其自律品质的形成起指导、监督和自我评价作用。行政系统的运行和行政行为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行政伦理具有促成行政行为者进行好坏是非的道德判断的功能; 另一力一面,行政伦理对行政行为者具有行为矫正功能。
(3)教育与塑造功能
公共行政伦理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公平、正义。公平、争议引导行政系统及其工作群体,使其同心同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并且通过评价和激励手段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约束之下良好的政风官德; 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行政伦理的基本价值具有社会层面的公共性和道德实践的示范性。由于行政人员掌握凭借国家行政权力而有的社会政治资源,其行为和风貌不仅为社会大众所关注,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直接塑造社会大众的公共行为规范。
(4)保证与激励功能
行政伦理的激励功能有两种方一式:①外在的道德激励。由行政伦理的理想、榜样、批评三要素构成; ②内在的道德激励。包含行政伦理上的成就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等因素。两种方式相比,前者主要表现为社会对激励对象的作用,后者主要表现为激励对象的自我作用。个体与群体、内在与外在相互作用,最足以显示出行政伦理的社会价值。
(5)国家认同和民心凝聚功能
行政伦理是赢得民心和民意的重要祛码。从某种程度上讲,行政伦理以其显示的官员群体的伦理状态,决定性地影响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进而影响统治的稳固和国家的兴衰。同时,现代行政伦理使行政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个人之间达成广泛充分的认同、信任关系,使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形成沟通合作的良好关系,其向心力和凝聚力足以使行政运作既高效又稳定,从而进一步强化国家认同并有利于行政体系的长期发展。
7. 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包含哪四个阶段?
【答案】(1)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公共危机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行为。
(2)公共危机管理的四个阶段
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连续循环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和后危机四个阶段的管理活动。 ①公共危机的事前管理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加强危机预警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常规管理,重视普及日常社会教育。例如在地震突发后,如何紧急避险; 遇到抢劫时,如何自保和自救等。只有在平时做好宣传动员、组织公众进行危机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相关部门做好隐患排查等工作,才能有助于从根本上避免社会公共危机的发生。
②公共危机的事中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加强政府、社会团体和公众的内外部之间的协作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危机管理中的处理事务涉及从交通、通讯、消防、信息、医疗卫生、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