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中国古代主要建筑设计著作。

【答案】(1)春秋时期,《周礼. 考工记》论述了城市规划建与筑设计的原理。

(2)五代时期,喻皓的《木经》是一部关于房屋建筑方法的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结构建筑手册。

(3)宋朝,李诫的《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4)元朝,薛景石的《梓人遗制》是一部以介绍木器形状、结构特点、制造方法为主的木制机具专著。

(5)明代,《鲁班经》是一本汉族工匠的业务用书。计成的《园冶》是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6)清代,《工程做法》是由清代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书籍。

2. 清式彩画的主要类型及适用范围。

【答案】木构表面施油漆彩画,既保护了木材,又起了很好的装饰作用。清代彩画的造型与分类主要表现在梁、枋上,常用的有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

(1)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是最高级的彩画,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在箍头处用有坐龙的盒子,藻头用齿形衍眼及降龙,枋心用行龙。主要线条及龙、宝珠等用沥粉贴金,主要以蓝、绿底色相间形成对比并衬托金色图案。如明间上蓝下绿,则次间上绿下蓝,梢间又反之。同一梁、枋上也是蓝、绿相错。由额垫板都用红色为底。平板枋若用蓝色,则绘行龙;若用绿色,则绘工王云。

②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又称学子、蜈蚣圈,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旋子。箍头内仍用盒子,大多不绘龙,而以西番莲、牡丹、几何图形为主。枋心也绘锦纹、花卉等。旋子彩画最早出现于元代,明初即基本定型,清代进一步程式化,是明清时期汉族建筑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彩画类型,多用于一般官衙、庙宇主殿和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等处。

③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箍头多用联珠、卍字、回纹等。藻头画由如意头演变来的卡子(又分软、硬两种)。枋心称为包袱,常绘历史人物故事、山水风景、博古器物等,基本不用

金。

二、名词解释

3. 抱鼓石

【答案】抱鼓石,又称石鼓、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因一个犹如抱鼓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而得名。抱鼓石属于门枕石,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一般在四合院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由两块形似圆鼓的石制构件组成。抱鼓石是中国宅门中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识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品。抱鼓石是物化的礼制文化符号,它是一种内在世界通过装饰符号语言展示于外在世界的典型事例。

4. 天井与甬道

【答案】天井与甬道是中国古代墓葬的组成部分。天井是指开凿于长墓道中的竖井,最初出现于北魏时期,或为对现实生活中院落的模仿,唐以后由于墓道的缩短并消失,天井也随之消失。甬道是指墓葬中联接墓门和墓室的通道,多见于魏晋隋唐墓。

5. 卜千秋墓

【答案】卜千秋墓是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村附近的西汉晚期壁画墓,1976年由洛阳市博物馆发掘出土。墓主为卜千秋,卜千秋墓为夫妇合葬墓,由长方形主室和左右两耳室组成,主室全部由特制的空心砖砌筑,顶部仿券顶做成两坡平脊形式。卜千秋墓画以绘于脊顶的墓主升仙图为主,壁画分布在主室脊顶、门额、后壁上部及隔梁的两面。在门额和后壁上部绘有仙禽、怪兽和四神等。在狭长的脊顶上,绘着由日、月、伏羲、女娲以及四神、仙禽神兽构成的天上世界,男女墓主则在仙人的引导下,乘仙鸟和龙舟凌云飞升,风格朴拙传神。

6. 佛光寺

【答案】佛光寺是指位于山西佛光山腰的佛寺,其依山势自下而上并沿东西向轴线布置。寺内现存主要建筑有成于晚唐的大殿、金代的文殊殿、唐代的无垢净光禅师墓塔及两座石经幢。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其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清称九檩),单檐四阿顶(清称庑殿顶),虽然经过多次修葺,大体仍保持唐代原来面貌庑殿。

一、简答题

1. 斗拱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答案】(1)基本组成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拱、翘及斜置的昂组成。其一般用于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两类。

(2)历史演变

斗拱最早出现大约是在晚周时期,到汉代已经普遍使用但没有定型,隋唐时发展成熟。宋以后主要是往程式化方面发展。辽金继承了唐宋的形制,但又有若干变化。从元代起斗拱的尺度减小,作用也逐步减小。明清时更小,其作用仅作为一个装饰性物件。

(3)作用

①斗拱的作用是在结构上挑出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

②它还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一个过渡。

③斗拱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2. 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

【答案】基本含义是:

匠人建城,九里见方,每边各开三道门,纵横各九条街,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

二、名词解释

3.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伽塔)

【答案】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建于辽清宁二年,它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二层砖台基上,塔身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九层67.31米(外观5层,暗层四层)。塔身的收分合理,暗层用来结构处理以加固塔身,使其在经过数次地震,仍安然无恙. 是世界现存木塔中最高的,也是我国仅存两个木塔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木塔。

4. 牌坊

【答案】牌坊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主要由柱、依柱石、梁、枋、楼等几部分组成。它的形式有一间两柱、三间四柱等,也有大者能达到五间、七间的牌坊。柱于之间架有横粱相连。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