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6室内设计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6室内设计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6室内设计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16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6室内设计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26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6室内设计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35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616室内设计理论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49
一、名词解释
1. 洛阳伽蓝记
【答案】《洛阳珈蓝记》是由北魏杨街之所著,以记洛阳的佛寺为題,着重记述的是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的故事等等。这部书记述了北魏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建筑和历史古迹。
2. 御路
【答案】御路,又称龙升、螭陛,是指位于宫殿中轴线上台基与地坪以及两侧阶梯间的坡道,原为汉族宫殿建筑形制,后来为孔庙和民间庙宇所沿用。它是衔接庙埕和基座中间的台阶,两面是阶梯,中间有一斜面上雕云龙。封建社会宫殿的中轴线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但因皇帝进出时多乘坐轿子,于是便将阶梯中央做成斜坡,上面雕刻祥云腾龙图案,而两侧石阶则供轿夫行走。
3. 耍头
【答案】耍头,又称“爵头”、“胡孙头”,清式称蚂蚱头。是斗拱衬方头下所用出跳木料,称为耍头木,位于最上一层拱或昂之上,与令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
4. 佛光寺
【答案】佛光寺是指位于山西佛光山腰的佛寺,其依山势自下而上并沿东西向轴线布置。寺内现存主要建筑有成于晚唐的大殿、金代的文殊殿、唐代的无垢净光禅师墓塔及两座石经幢。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其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清称九檩),单檐四阿顶(清称庑殿顶),虽然经过多次修葺,大体仍保持唐代原来面貌庑殿。
5. 材
【答案】材是宋代建筑之中的计量单位。
6. 苏式彩画
【答案】苏式彩画是古代中国建筑装饰艺术之一,一般用于住宅园林。其源于江南苏杭地区民间传统作法,于明永乐年间传入北方。其主要特征是在开间中部形成包袱构图或枋心构图,在包袱、枋心中均画各种不同题材的画面,如山水、人物、翎毛、花丼、走兽、鱼虫等,是其装饰的突出部分。
7. 上海沙逊大厦
【答案】上海沙逊大厦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新沙逊洋行投资兴建的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1872年,英籍犹太人伊利亚斯•沙逊在孟买成立新沙逊洋行,后来上海开设分行。1929年9月落成新楼。大楼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是外滩的一个显著标志。其设计者是著名的公和洋行。底层西大厅和4~9层开设当时上海的顶级豪华饭店华懋饭店,有9个国家风格的客房,底层东大厅租给荷兰银行和华比银行,顶楼是沙逊自己的豪华住宅。1952年,上海市政府接管该楼。1956年作为和平饭店开放。1965年,外滩19号原汇中饭店并入,分别称为和平饭店北楼和南楼。1992年世界饭店组织将和平饭店列为世界著名饭店。
8. 沂南汉画像石墓
【答案】沂南汉画像石墓是指发现于沂南的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墓室由前、中、后3个主室和4个耳室及1个东后侧室组成,全部用预制石材筑成。画像多采用减地平面线刻,少部分为阴线刻,中室八角柱上的曲拱,则用透雕技法刻成应龙形象。出土画像内容主要包括战争、祭祀吊唁、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宴饮庖厨、历史故事、家居生活等。在中室的八角柱上刻有两尊带背光的仙人图像,有学者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图像之一。
9. 刘秉忠
【答案】刘秉忠是元朝开国元勋和丞相,郭守敬的老师,元朝国号的拟定者,元大都修建者,著名元代政治家,元曲作家,阴阳风水学家和建筑专家。
10.生起
【答案】生起是指建筑的柱子由明间向两侧逐渐升高的做法。宋《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两 柱不生起,次问柱升高2寸,往外各柱依此递增2寸,使建筑的整个檐口及屋脊成为两端向上缓和翘起的曲线。明、清时期建筑较少使用生起做法。
二、简答题
11.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有哪几种?
【答案】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
(1)抬梁式
①抬梁式是指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立短柱,其上再支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此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檩。
②抬梁式的特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以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但柱、梁等用材量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2)穿斗式
①穿斗式是指有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②穿斗式的特点是,用料较少,山面抗风能力强。缺点是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3)井干式
①井干式是指用天然的圆木或方木、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 ②井干式的缺点是耗材量大,室内空间小,一般适用于产林区。
12.斗拱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答案】(1)基本组成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由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拱、翘及斜置的昂组成。其一般用于高级的官式建筑中,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两类。
(2)历史演变
斗拱最早出现大约是在晚周时期,到汉代已经普遍使用但没有定型,隋唐时发展成熟。宋以后主要是往程式化方面发展。辽金继承了唐宋的形制,但又有若干变化。从元代起斗拱的尺度减小,作用也逐步减小。明清时更小,其作用仅作为一个装饰性物件。
(3)作用
①斗拱的作用是在结构上挑出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
②它还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一个过渡。
③斗拱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13.中国古代主要建筑设计著作。
【答案】(1)春秋时期,《周礼. 考工记》论述了城市规划建与筑设计的原理。
(2)五代时期,喻皓的《木经》是一部关于房屋建筑方法的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结构建筑手册。
(3)宋朝,李诫的《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4)元朝,薛景石的《梓人遗制》是一部以介绍木器形状、结构特点、制造方法为主的木制机具专著。
(5)明代,《鲁班经》是一本汉族工匠的业务用书。计成的《园冶》是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6)清代,《工程做法》是由清代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标准的书籍。
14.北京颐和园
【答案】(1)顾和园的构成
颐和园的布局按照使用性质和所在区域大致分为四部分:
①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