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中师范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政策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散管理模式

【答案】分散管理模式是指在政府直接统一管理社会保障的国家里,一般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社会保障,包括行政管理机构和业务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一律为国家的公职人员。

2. 福利国家

【答案】福利国家是指对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带有全民福利象征模式的国家。福利国家理论由德国新历史学派(又称讲坛社会主义者)的施穆勒、布伦坦诺等人提出。该学派强调国家的经济作用,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外,还有一个“文化和福利的目的”,主张由国家兴办一些公共事业来改善国民的生活。1912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福利国家”蓝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3. 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

【答案】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主要的责任主体是政府,政府财政拨款便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一个固定的、主要的来源。许多国家将社会保障基金直接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有的国家虽然社会保障基金在财政预算系统之外运行,也通过财政专户对其进行密切监控; 有的国家建立了完全独立于国家财政预算系统之外的社会保险基金系统(如新加坡、智利等),国家财政仍承担对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事业的直接拨款责任,有时还对系统之外的社会保障基金给予适当的援助。

4.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答案】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为每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设立的惟一的、用于记录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转记人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上述两部分的利息金额的账户。个人账户是个人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体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5. 社会救助基金

【答案】社会救助基金是指国家通过经常性预算和财政性拨款等形成的,专门用于救助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基金。根据资金的来源渠道,社会救助基金可以分为政府财政性基金和民间慈善基金。政府财政性基金来源于国家税收,主要是为了应付各种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

损失和缓解社会成员的贫困。民间慈善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用于帮助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在实践中,社会救助金的给付并不需要以缴费为前提,一般由国家、社会向被救助者实施单向的货币、实物及服务救助。

6. 相对贫困

【答案】相对贫困是建立在将贫困者的生活水平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低生活水平对比上的,是指比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低的生活状态。现代社会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应该不仅包括绝对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还包括生活水平没有达到根据社会一般生活水平或平均生活水平确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家庭和个人,即相对贫困的家庭和个人。所以,最低生活保障本身的再分配效应会口益增强,除了解救贫困之外,也将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7. 农村五保制度

【答案】五保制度,五保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是针对农村中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由乡、村两级组织负责向其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和保教等五个方面的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8. 智利模式

【答案】智利模式是指具有智利特点的强制储蓄模式,智利现行的养老金私营化制度规定,职工必须按工资收入的10%按月缴纳保险费,并存人个人退休账户,企业小缴费。在基金的运行中,智利采取的是由相互竞争的养老基金公司负责管理个人账户基金,注重基金的投资运营和保值增值。保险金待遇主要取决于个人退休账户积累额及投资收益状况。当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通过不同方式领取退休养老金。智利在推进养老金私营化模式时,政府从立法、运行机制及监控体系等方面发挥作用,以确保基金的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

二、简答题

9. 有人认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家庭结构己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的保障功能也在持续弱化,未来必将以社会保障取代家庭保障。你如何评价上述观点?

【答案】虽然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的保障功能在持续弱化,但社会保障无法取代家庭保障。理由如下:

(1)社会保障提供的保障是有限度的

我国社会保障提供的养老金替代率不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口众多的现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就是以“保基本”为特点的,不像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全面、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从客观上来说,老年人的生活要依靠子女的赡养即家庭保障才能维持一个较好的生活状态。

(2)社会保障只能提供部分物质上的保障,而无法提供精神上的抚慰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支付主要是现金支付,而老年人面临的问题除了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关怀需要。可能社会保障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些现金支持,而却无法替代家庭保障带来的精神上的照顾与抚慰。

(3)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来就有浓厚的家庭观念、孝道观念,家庭保障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文化的传承作用会使得家庭保障的功能依然传承下去。

(4)政策变动的影响

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使得政府与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可能在将来无法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物质保障,因此依然需要家庭的扶持。另外,目前中国对于二胎政策的放开,也意味着中国的家庭结构会有新的变化,可能家庭保障的功能会有所上升。

因此,社会保障无法完全取代家庭保障,实现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共同发展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军人社会保障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军人社会保障的特征包括:

(1)保障对象的特定性

各项社会保障都有保障对象,即享受保障的人员。军人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为社会做出特殊贡献、受尊敬且有光荣身份的群体。

(2)保障待遇的从优性

军人社会保障水平必须高于一般社会成员的水平,这是由军人的特殊劳动和对社会做出的特殊贡献决定的。在同等条件下,军人社会保障的水平应在一般社会成员的水平之上,军人的生活水平应稍高于当时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3)保障体制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军人社会保障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军人社会保障事务。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有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均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比较完善的服务网络,实行的是国家、社会、群众相结合以及军队和地方分工负责的体制。现行军人社会保障体制是一种自成体系的管理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须构建政府主导的社会化运行机制,而军人社会保障体制的构建仍需相对集中,不宜过于分散。

11.社区在社会保障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社会基层组织载体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伸延及必要补充。社区社会保障,又称社区保障,是指在政府的授权和指导下,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依托,由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围绕各项社会福利对社区居民以及特殊居民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社区服务在社会保障管理中的具体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补充国家和单位福利的不足,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区服务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