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目录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 2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 .. 15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 .. 29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 .. 42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 .. 55

一、单选题

1. ( )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 园长

B. 阿姨

C. 保育员

D. 幼儿教师

【答案】D

【解析】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因此,答案为D 。

2. 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是( )。

A. 演示法

B. 范例法

C. 观察法

D. 示范法

【答案】A

【解析】演示法是直观形象法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常配合语言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一起使用。教学演不可以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力、思维力,认清对象物,形成正确的认识。

3. 20世纪70年代,世界学前教育目标( )。

A. 着重智力开发

B. 强调培养创造力

C. 重视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D. 重视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答案】B

【解析】从世界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经历了60年代着重智力开发,70年代强调培养创造力以及80年代重视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的曲折历程。我国在改革开放的10余年间,也走过了类似的艰难曲折道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把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本身作为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

4.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 )。

A.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能力

B. 幼儿与家长的沟通能力

C. 教师与上级领导的沟通能力

D. 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答案】D

【解析】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其中,幼儿之间的沟通受到他们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的制约,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帮助。因此,答案为D 。

5. ( )的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A. 咨询活动

B. 家长委员会

C. 家长学校

D. 电话联系

【答案】C

【解析】家长学校面向家长开放,其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一法,家长学校山园所管理,通过讲座、讨论、参观等形式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

6.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焦点和重点是( )。

A. 让幼儿熟悉小学的环境、规章制度和课程

B. 多教幼儿读写算算,让幼儿做好学习方面的准备

C. 锻炼幼儿的体魄,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

D. 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力

【答案】D

【解析】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上向新的阶段发展,培养幼儿自身的适应能力,是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焦点。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应从提高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人手,应把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能力作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核心。

7. 幼儿一般通过感知、交往和操作活动获得美感,这说明幼儿审美感知具有( )。

A. 直观性

B. 行动性

C. 经验性

D. 受动性

【答案】B

【解析】幼儿审美感知主要有如下特点:①情绪性。美本身具有感染性,幼儿通常从人和事物

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角度,来判断人和事物的美与丑。②肤浅性。幼儿的审美感知比较肤浅和表面化。幼儿对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容易感受,而对内在美、复杂的形式美的把握,则要在幼儿末期才开始发展。③行动性。美本身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而幼儿一般通过感知、交往和操作活动得到美感。④有灵性。受自我中心倾向的影响,幼儿易将自己的情感、意志附加在他所感知的审美对象上。

8. 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

A. 观察法

B. 示范法

C. 演示法

D. 范例法

【答案】C

【解析】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教具和实物来进行讲授的方法属于演示法。因此,答案为C 。

9. 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中,教师主要是幼儿活动的( )。

A. 组织者

B. 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

C. 控制者

D. 引导者

【答案】B

【解析】间接的“教”,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所以,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时,教师主要是幼儿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因此,答案为B 。

10.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 )。

A. 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B. 教师的“教”

C. 幼儿的“学”

D. 直接的“教”和间接的“教”

【答案】A

【解析】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答案为A 。

11.幼儿教师是幼儿的( )。

A. 高级保姆

B. 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