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视觉搜索
【答案】视觉搜索是指视觉系统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
2. 表象
【答案】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同时,表象也促进了问题解决。
3. 思维
【答案】思维是指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思维不同于感知觉,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
4. All —or —none law
【答案】全或无法则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特性,指引起神经元兴奋的刺激强度未达某一限度时,并无神经冲动之发生; 但强度达于某种限度而能引起冲动时,冲动立即达到最大限度。此后刺激即使再加强,对己引起冲动的强度,并无影响。
二、单选题
5.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b 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解析】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
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上的早期代表著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而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则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独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o
6.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结果证明了思维中的( )现象。
A. 功能固着
B. 组块
C. 定势
D. 推理
【答案】C
【解析】定势是指个体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倾向于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 组块是短时记忆存储的方式;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7. 教师向学生随机呈现一个词表,并要求记住表中的单词,学生学会了按照蔬菜、肉类、水果、饮料等对单词进行归类组织,并能运用该方法记忆其他词表。根据加涅的观点,这种学习属于( )。
A. 言语信息的学习
B. 智力技能的学习
C. 认知策略的学习
D. 语义信息的学习
【答案】C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得到的结果或形成能力的不同将学习分为:①智力技能,指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学习“怎么做”的一些知识; ②认知策略,指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于调节学习者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技能; ③言语信息,学习大量的名称、事实、事件的特性以及许多有组织的观念等; ④动作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题干表述,学生学会根据单词不同的语义范畴来归类记忆词表,习得的是一种记忆策略,属于认知策略的学习。
8. 一个熟练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别人交谈,( ) 对此做出了较好解释.
A. 过滤器理论
B. 衰减理论
C. 多阶段选择理论
D. 认知资源理论
【答案】D
【解析】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认为,注意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这些认
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资源被完全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题目中的司机对开车非常熟悉,几乎不用占用认知资源,所以可以分配更多的资源用来与别人交谈。
9. 瑞文推理测验的常模分数采用的是( )。
A. 百分数
B. 四分位差
C. 百分位差
D. 百分等级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的量表分数是先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年龄组换算为相应的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IQ 分数。
10.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这种现象称为( )。
A. 首因效应
B. 启动效应
C. 词优效应
D. 近因效应
【答案】D
【解析】在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中,新近学习的材料的遗忘较少,属于近因效应; 对最初学习的材料的遗忘也较少,属于首因效应; 中间学习的内容的遗忘较多。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两种:①最先学习的材料仅受到后摄抑制的影响,新近学习的材料仅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学习的材料受到两种抑制的影响,因此遗忘最多。②最先学习的材料进入了长时记忆,而新近学习的材料则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因此,二者的遗忘较少。B 项,启动效应是指先前学习的经验对后续学习的影响。C 项,词优效应指在快速呈现条件下,词中的字母比无意义字母串中的字母或孤立的字母更容易辨认的现象。
11.能够比较好地解释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的记忆理论是( )。
A. 反响回路说
B. 定位说
C. SPI理论
D. 突触结构说
【答案】D
【解析】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元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突触变化一旦发生,记忆痕迹就会深刻地存储在大脑中。
12.根据阿特金森(J.W. 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高成就动机者在面对不同难度的任务时,倾向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
A. 低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