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政治生活中,政治家有时迫不得已要为了实现善的公共目的而采取一些道德上有争议的手段,从而触及社会的道德底线。这一问题集中表现为政治“脏手”。传统的政治“脏手”问题研究,其争论的核心焦点在于,道德与政治之间是否存在价值关联,或者说,政治行为的抉择能否游离于道德审视之外。而政治取向与道德取向之间的抉择,会不同程度地关涉到公众的正当利益,甚至可能造成人们对从政者和行政部门权力运作合理性的质疑,从而对社会和谐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如何走出政治“脏手”困境,让人们更为理性地看待政治生活中的利益冲突,对提升执政公信力,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有鉴于此,首先,论文通过考察思想史上的经典论著,从理论渊源的角度阐释政治“脏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并由此总结出政治“脏手”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其次,论文梳理出西方学界理解政治“脏手”问题的几种路径,并由此指出这些思路难以把握问题的实质。继而,论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侧重于分析政治“脏手”的根源、内在实质与困境,进而说明这一问题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需求及利益冲突而引起的。最后,本文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从实践上探讨政治“脏手”问题研究对建构和谐社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落实反腐倡廉工作的启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