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639政治学概论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多边外交

【答案】多边外交是指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是指三个或更多的国家共同参与的外交谈判,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正式的国际组织或论坛之内,例如联合国、阿拉伯联盟、美洲国家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与多边外交相对立的概念是双边外交。多边外交上升为指导国家对外政策的思想和理论,则是多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相提并论的常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

2. 形式模型

【答案】形式模型是指作为一种涉及对数学、图形和符号方法的使用的方法,其中博弈论运用最为普遍。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形式模型可以发挥三种功能,即描述、演绎和验证。运用形式模型进行国际关系研究,特别适于进行决策研究,这是该方法的长处。用形式模型说明现实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

3. 权力均衡

【答案】权力均衡是指国际体系中竞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权力大体相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支配别国,从而能够实现共存。按照权力均衡理论的假定,在这样一种格局中,国家之所以反对其他国家的权力优势,不仅因为权力的不平衡可能威胁各个国家的安全与自主,而且因为这种不平衡可能带来体系的不稳定。因此,只有当主要国家的权力大体均衡的时候,安全才能得到最好的保证。由于国家权力的弱势可能导致侵略,因此防止战争的最佳途径就是防比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取得权力的优势。

4. 功能主义

【答案】功能主义是指认为,通过加强国家间功能性的、非政治性的契约关系(联盟),可以最有效地推进世界秩序的一种思想倾向。针对无政府的国际体系所导致的冲突和竞争的国际关系,功能主义者试图通过关注人类的共享的需求来建立全球性的休戚与共。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米特兰尼。

5. 民族

【答案】民族是指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与其它有所区别的群体。多年来,学术界在民族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原因之一就是界定各异。通常来说,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强调的是民族的四个“共同”,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

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6. 石油危机

【答案】石油危机是指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的影响所产生的经济危机。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7. 全球治理

【答案】全球治理理论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提出的旨在对全球政治事务进行共同管理的理论。该理论最初由社会党国际前主席、国际发展委员会主席勃兰特于1990年在德国提出。强调的不是权力和中央权威,而是力图通过某种全球规范和影响的网络来管理全球性事务。基本特征包括:①全球治理的实质是以全球治理机制为基础,而不是以正式的政府权威为基础; ②全球治理存在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体和运动构成的复杂结构,强调行为者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③全球治理的方式是参与、谈判和协调,强调程序的基本原则与实质的基本原则同等重要; ④全球治理与全球秩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全球秩序包含那些世界政治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常规化安排,其中一些安排是基础性的,而另一些则是程序化的。

8. 冲突

【答案】冲突是指在词义上,“冲突”包含有“战斗”与“战争”的意思。作为人类群体间对抗的状态和行为,它具有广泛的内涵,既包括不可触及的思想、观念、文化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对立,也包括可触及的如经济、军事等因素的竞争与对抗; 包括不使用暴力的对抗,诸如新闻媒体方面的冲突,也包括使用暴力的冲突,如军事冲突; 包括较低烈度的对抗,诸如边境摩擦,也包括高烈度的对抗,诸如大规模的战争。就参与者而言,它包括个人、小集团之间的对抗,也包括国家乃至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就广义的“冲突”概念而言,发生在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国际冲突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战争则是具有特殊烈度的一种冲突形式。

9. 环境外交

【答案】环境外交是指美国前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提出的外交政策,是生态政治在国家对外行为的体现。内容包括国务院的所有机构和使馆都要制订计划,将环境问题纳入它们的日程,并改变出访计一划,以便将一些与环境有关的活动包括在内。按照克里斯托弗的设想,美国的一些主要使馆都将有外交官被指派负责处理涉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且,美国国务院将每年发表一份报告,仿照通常会引起争议的国务院人权报告,列出美国在国际环境方面优先考虑的问题,突出有问题的地区。显然,克里斯托弗把保护环境与维护和平、促进繁荣等传统目标并列为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美国的这种政策变化体现了它的外交战略的一种新动向。

10.集体自卫权

【答案】集体自卫权是指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其他国家武力攻击时,无论自身是否受到攻击,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的权利。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主权国家拥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这一条款成为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时期分别组建军事联盟的法律基础。冷战结束后,日本右翼势力多次提出要脱离战后体制、制定新宪法,行使“集体自卫权”与美军并肩作战。日本安倍上台后,这种动向更为明显。

二、简答题

11.怎样看待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与分支? 比较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1)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与分支①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自由主义是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思想流派的集合,包含不同的分支和众说纷纭的解释。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有渊源关系,但指涉与内涵有很大不同。作为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其语境是国内政治,主要指涉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而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自由主义,其语境却是国际政治,主要指涉跨国关系。由于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讨论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需要了解其历史渊源及其分支的演变。

a. 古典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早期阶段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特点是强调个人自由,认为个体理性的力量通过“看小见的手”可以使社会的共同的善得到实现。在自由主义者看来,只要知识得以传播,大多数人就会进行正确的推理,并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确保社会的进步。就跨国关系而言,自由主义认为个人自由与世界政治秩序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世界政治也是可以进步的,国际关系可以经由这样的途径得到改造:个人自由保护——自由国家扩大——国际制度约束——国际秩序的建立。古典自由主义在经济上相信自由贸易促进和平,在政治上相信共和制国家可以实现和平。由于信奉自由放任原则,古典自由主义尽管也包含有法制与制度的内涵,但不强调对国际事务进行外部干预。

b. 新自由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清楚地表明国际秩序才、能经由自由放任的途径实现。德英等欧洲国家尽管有密切的相互依赖,但在战争中却打得你死我活。事实使得一些自由主义者认识到,和平必须“建立”,而不可能“自然地”实现。于是,通过国际制度的管制来建立国际秩序的思想就产生了,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概念在学术上有各种不同的用法与解释,在这里主要指强调国际制度的自由主义。

②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分支

a. 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产生较早的一个学派。这一理论体系亦被称为制度跨国主义,其关注点是国际规范和制度化的全球合作。这一范式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能够规范国家的行为,制止侵略,实现国际和平。以集体安全原则来解决国家间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