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9073汉语国际教育及跨文化交际基础复试之跨文化交际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试举例说明。
【答案】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首先是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教育,之后在学校中受到正规的教育,同时邻居、朋友、兄弟姐妹也会给予各种影响。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大众传媒也时时刻刻施与强大的影响。所有这些在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价值观一旦形成,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2. 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对异文化的适应方面是否有区别?你认为原因何在?
【答案】(1)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对异文化的适应方面有区别。
(2)原因
①解释文化休克的理论中,一种是负面事件理论,认为生活中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会引起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负面影响愈大,时间愈长,所引起的疾病愈严重。
②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会带来许多有负面影响的事件。根据一项调查,在43项负面影响事件中,有16项与迁移到新的文化环境有关。正是由于进入另一个文化环境在生活中带来一系列的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因此人们才会感到抑郁、沮丧、消沉,甚至会生病。
③人们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反应。一般来说,教育程度低、收入少的人,年纪大的人,妇女以及未婚者适应能力比较低。
3. 在我国为什么是一批外语教师首先对于跨文化交际学感兴趣?
【答案】在我国首先是一批外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学感兴趣的原因:
(1)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80年代初期人们才开始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在初期,軍点在于外语教学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许国璋先生于1982年在《现代外语》上率先发表有关语言与文化的论文:Culturally-loaded Words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着重讨论了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的关系。
(2)在80年代学术刊物上讨论文化差异的文章为数不少。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跨文化交际很有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交际教学路子在外语教学中的推广,使得人们认识到学习外语必须结合文化。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在专业的外语教学大纲中对于文化知识的授予作了规定。在教材中对于交际中的文化因素开始注意,有的课本提供文化知识的材料,有的设文化知识注释一栏。
(3)从80年代中叶开始,在我国几个大学开始设立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这包括北京外国语
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书籍也陆续出版。
4. 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手段中,你认为哪一种最容易引起误解?
【答案】(1)在非语言交际的各种手段中,我认为手势最容易引起误解。
(2)各民族都用手势表达意义,但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可以表示并不相同的意义
例如,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在我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思,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吃饱了的意思。即使在同一民族中,由于地区习俗的不同,同一手势也可能会具有不同意义,例如,在广东,主人给客人斟酒时,客人为了表现感谢,用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而在北方同一动作却表示不耐烦的情绪。
(3)有些手势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
例如,英美人所用的一些手势我们并不使用。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向上伸出拇指,这是向过往的汽车司机表示,希望能搭他们的车。英语thumb a ride表达的即是这个意思。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希望事情能办成功。把两只手摊开、耸耸肩膀,表示“我不知道”,或“没有办法”。把手兜起来,放在耳后,表示听不见或听不清楚。把手伸出来,微微展开手指,表示等一等,别着急等等。招呼人走过来时,我们伸出手臂,手掌向下,手指上下移动;而美国人则是伸出手臂,手掌向上,手指前后移动。我们招呼人过来的手势类似美国人叫人走开的手势。
一、简答题
1. 外商在我国开公司办企业,他们的主要抱怨是什么?你有所了解吗?你对于这些问题作何解释?
【答案】(1)外商在我国开公司办企业,他们的主要抱怨是要靠关系网。
(2)在亚洲各国经商或者办企业,社会联系更加重要。一位在亚洲经商多年富有经验的澳大利亚商人总结他的经验说,“重要的不是你的专业知识,而是你认识谁。”
(3)对这一问题的解释
①在我国“关系”之重要人人皆知,西方人也深知在中国经办公司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关系网。来中国的人可以一个汉字不识,但却知道这个词,在中国做生意的要“先搞关系,后谈生意”。
②中国人的头脑里有一本账,他清楚地知道他欠谁的账,谁又欠他的账,两边的账不必正好相抵,重要的是这种关系要处于一种动态,今天我帮了你的忙,以后你帮我的忙。
③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会把这种交往看作一种负担,他们不习惯于欠这种人情账。但是,在中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在中国谁认识的人多,谁的关系网广泛,谁就是最受欢迎的人。出了问题有了麻烦就要找能和有关部门“说得上话”的人。搞好关系的办法多种多样,通常是请客送礼,宴请的规格越高越说明对方重要,礼品越贵越稀奇越受到欢迎。
2. Bond 的中国文化小组提出的40项中国文化价值表有没有重要的遗漏?你完全同意吗?你有什么补充?
【答案】(1)不完全同意。
心理学家Michael Bond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合作进行了一项新调查
这项调查是由他所组织的中国文化调查小组进行的。他们请几位中国社会学家每人写出10条他们认为是中国人最根本的和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然后他们去掉相互重复的部分,共得33条,再加上他们自己从阅读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中得出的7条,总计列出40项中国文化价值观念。
Bond 领导的中国文化小组进一步计算出中国价值观念调查与调査的相关系数
他们发现第一个因子融合与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相关系数最高;第三个因子人心与男性-女性相关系数最高;第四个因子道德纪律与权力距离的相关系数最高。而儒家工作动力与四个文化价值尺度中的任何一条相关系数都很低。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儒家工作动力是单独的一条文化价值尺度。他们将这一条与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联系,发现凡是儒家工作动力这一项得分高的在经济方面的发展都很快。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