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835经济地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项目评估的内容与过程。
【答案】项目评估的内容与过程:
(1)项目机会研究
①研究地区的基本特征
研究地区的基本特征包括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项目所占的具体地段特征及其面积; 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项目的社会经济背景,地区间差异和项目的优势条件; 地区己开发和可供开发的生产要素、现有经济结构特点; 地区输出和输入的产品; 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地区所开发的优势部门。通过项目评估,列出不适合地区发展的部门和项目,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相对优势的产业和项目。对项目的生产能力,规模和项目投资、运营成本、需投入的资源数量进行估计,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意义。
②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计算大致的投资额,资金筹措渠道和方式、大致的清偿期,回收率及多种经营收益。
③对市场进行预测,分析产品市场销售水平,占有额和市场风险。
(2)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①项目背景和历史
项目背景和历史包括项目发起机构和发起人的资信、项目研究的历史过程和对项目已做的调查研究工作及已支付的研究费用。
②项目的市场和项目生产能力
分析估计项目规模、生产能力、己达到的水平及项目发展规划; 统计分析项目产品的现有分布:它的进口数量,同行业市场占有额; 项目的政策背景、国民经济意义,判定它是否属于国家或地方发展的重点; 估计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过去的增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预测其销售额、市场占有率; 分析项目与国内外生产商、供应商的竞争力及其前景,划定项目产品市场供应区域,制定销售规划,估算出副产品的销售收益,确定项目的生产规模。
③项目的资源投入
计算项目所需的原料、部件、加工品、辅助材料、能源和其他公共设施数量,粗略计算所需要的成本和供求双方的稳定性。
④项目具体布局地点的选择
在预选择的基础上,估计各种开发费用,包括土地、基建、道路等建设和使用所需的费用。 ⑤项目的初步设计
项目的初步设计包括确定项目的范围、工艺和设备清单,会计设备投资费用; 对土木工程进行粗略布置,并计算土木工程投资。
⑥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费用
初步设想项目的管理体系结构,估算所需管理费用:确定大致的职工数量(分类计算),估算年度人工工资支出。
⑦拟订建设进度表、投资进度表
③财务评价
估算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本需求量:确定项目资金筹措方案; 计算生产成本和投资回收期、回收率、盈亏平衡点、内部回收率。
⑨国民经济评价
进口替代的换汇率,以预测价格做成本—收益分析,创汇水平测算。
(3)项目社会评价
①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包括就业效益、收入分配、技术进步效益、节约时间的社会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部门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结构、布局、提高效益等),提高国际竞争力等8项指标。
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国土开发利用效益、节约能源、节约耕地、节约水资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节约其他自然资源等6项指标。
③自然与生态环境影响自然与生态环境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影响自然景观、传播有害细菌、破坏森林植被、水土流失、诱发地震、危害野生动植物生存、等其他8项指标。
④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环境影响包括对控制人目的影响; 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对社区居住条件的影响,对社区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及其发展的影响,对当地生活设施的影响,对当地人民文化娱乐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对人民卫生保健的影响等21项指标。
2. 简述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
【答案】(1)广泛性
迪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2)层次性
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如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
间接影响如原料,燃料联系; 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
(3)区域性
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沿海发
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
(4)多面性
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 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5)差异性
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 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 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
(6)时间性
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广泛性来自于跨国投资企业的错综复杂联系,层次性与生产链有关,区域性和差异性为区域系统(区域条件)与生产系统、组织系统相互迭置的产物,多面性则是跨国公司与区域目标利益不一致而又相互作用的结果。
3. 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案】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运费构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部分组成,前者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后者一般与运输距离无关,所以,胡佛提出著名的端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原理。
(2)不同运输方式适宜的运输距离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3)运费定价制度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4.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根据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这是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
(2)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
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3)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区域之间产业的竞争与分工; ②区域之间产业的合作; ③区域之间产业转移。
(4)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