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918学前教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中,教师主要是幼儿活动的( )。
A. 组织者
B. 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
C. 控制者
D. 引导者
【答案】B
【解析】间接的“教”,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所以,在使用间接“教”的方式时,教师主要是幼儿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因此,答案为B 。
2. 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 )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A. 幼儿身心发展的可能
B. 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
C. 幼儿的潜力
D. 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
【答案】D
【解析】对幼儿进行教育,必须考虑其身心发展规律,从其身心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 同时还要明确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建立现实与可能之间的桥梁,将可能转化为现实。所以,幼儿全面发展教育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为前提。因此,答案为D 。
3. ( )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要“把儿童当儿童看”。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B
【解析】卢梭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最大特点和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看作儿童,把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和教育中最积极的因素。
4. 幼儿的知识结构建立在( )基础之上。
A. 幼儿的思维能力
B. 幼儿的感性经验
C. 知识的系统化
D. 科学性
【答案】B
【解析】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他们主要靠自己的感官来与外界接触,所以,幼儿的感性经验就成为幼儿获取外界知识、将外界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的前提。幼儿的知识结构只有建立在幼儿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与幼儿自身经验相联系,才易被幼儿理解和掌握。因此,答案为B 。
5. ( )己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给整个教育带来了革命。
A. 全民教育
B. 终身教育
C. 教育民主化
D. 教育现代化
【答案】B
【解析】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终身教育思想己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6. 幼儿园对幼儿实行的教育包括( )。
A. 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B. 智、德、体、心诸方面
C. 体、智、德、美诸方面
D. 美、心、体、智诸方面
【答案】C
【解析】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之一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7. 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 )。
A. 教学活动中
B. 幼儿园小范围
C. 课堂小范围来看。
D. 学校
【答案】B
【解析】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等。这种观点使我们可以从社会大范围和幼儿园小范围来看待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为B 。
8. 对儿童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A. 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 按老师规定的程序活动
C. 为了让儿童舒展筋骨
D. 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答案】D
【解析】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儿童活动即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9.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 )。
A. 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B. 教师的“教”
C. 幼儿的“学”
D. 直接的“教”和间接的“教”
【答案】A
【解析】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答案为A 。
10.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 )。
A. 目的性
B. 优美
C. 教育性
D. 多样性
【答案】C
【解析】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也就是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要体现教育性。因此,答案为C 。
二、名词解释
11.中期目标
【答案】中期目标是指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中,中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