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经贸大学跨文化传播学专业@之传播学教程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小媒介与大媒介

【答案】1964年,施拉姆撰写了《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一书,提出过一对很有名的概念一一“大媒介”(bigmedia )和“小媒介”Csmallmedia )。小媒介是指那些花钱少、见效快的媒介,如幻灯、广播、教科书等; 大媒介则指那些现代化程度高,需要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才能推展的媒介,如电影、电视、电脑教学等。

2. 国际传播

【答案】国际传播C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 )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并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国际传播的主体包括:①国家; ②国际机构; ③超国家机构; ④同盟或地区集团; ⑤跨国组织或运动; ⑥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 ⑦个人一一尤指那些在国际问题上拥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知名专家学者或舆论领袖。

3. 群体规范

【答案】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每个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群体规范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生的作用不同,利用正式群体中的压力与非正式群体中的内聚力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效应。

4. 选择性理解

【答案】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总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而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信息中含的意义是由受众根据主观意愿自己从中发现的。也就是说,在对信息如何理解上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传播者手中。

5. 新闻法规

【答案】广义的新闻法规是指调整新闻传播领域各种关系,保护、保障新闻传播活动中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新闻法规是指为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专门制定的新闻法。目前我国尚未颁布新闻法。世界各国新闻立法表现出两种趋势:一是缓和趋势,把事前检查制、批准制、保证金制改为实行追惩制; 二是新闻约束伦理化,逐渐重视新闻界本身的道德自律的作用。

6. 社会化媒体(socialmedia )

【答案】社会化媒体是一个近来出现的概念,大致上是指“能互动的”媒体,或者说,如果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平台基本上就毫无内容的媒体。社会化媒体改变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为多对多的“对话,,。社会化媒体的特征包括: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

7. 博客

【答案】博客是指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时间,以倒序方式由新到旧排列。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内容以文字为主,仍有一些博客专注在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种主题。博客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比较著名的有新浪、网易、搜狐等博客。

8. 叙事分析

【答案】叙事分析是一种社会研究方法,源自叙事学,叙事学则源自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叙事学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会有背后的讲述人进行叙事,一切大众媒介的内容都是叙事,通过分析这些文化实践和媒介内容等,可以得出研究结论。一个文本是有自身的一定结构的,媒介内容就是通过这些二元对立冲突及发展来讲述的。这种结构可以说存在于任何一个叙事文本中。叙事分析就通过寻找并分析这些二元对立,继而挖掘出意识形态是如何讲述二元对立的。在叙事分析中不仅仅关注叙事的内容,而把注意力放在叙事方式上,所有的这些方面,构成了叙事分析中重要的方面。

二、简答题

9. 简述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关于人际传播的主要理论观点。

【答案】库利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他设了《传播》一章,从传播的概念、传播的意义和重要性、传播与人际关系、传播的社会心理功能,到印刷媒介与近代社会、舆论的形成过程等,对传播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库利关心的一个主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

(1)“初级群体”(primarygroup )

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2)“镜中我”(lool}g-glassself)

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库利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没有给予充分关注,这与他对大众媒介的营利性

感到不满有一定关系。

10.传播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有哪些流派?

【答案】传播学在中国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流派。(1)应用流派一一侧重传播实践

①应用流派,主要针对传播实践特别是新闻传播实践中的紧迫问题展开研究,旨在为实际运作提供可操作的对策、思路及理论。

②当前比较重要的研究包括,媒介策划、媒介经济、受众调查、广告营销、媒介集团、国际传播以及各受关注的人世和网络等。

(2)学理流派一一立足基础理论

①学理流派,主要研究和探讨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旨在为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母机”。 ②主要涉及传播学的核心概念和范畴,诸如信息、符号、传播、反馈等。

③基本理论和学说,诸如信息的两级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传播的各种模式等; 以及不同方法和学派,但如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政治经济学派等。

(3)思想流派一一倾向超迈高蹈

①思想流派,则包罗广泛,所有以传播或传媒问题为思考基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差不多都可归人这个流派,其中尤以文学、美学、西方哲学等学科最为突出和活跃。

②这个流派,具有深厚的文史哲底蕴,同时又跨越了专业的壁垒和羁绊,所以能发出一系列有助于透视传媒、文化及社会的思想火花和理论创见,从而给人以憬然而悟的启发和豁然开朗的洞明。

11.简述文字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答案】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1)文字发明的意义

①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

②文字能够打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③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2)文字传播的局限性

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12.简述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实际受众的含义。

【答案】媒介受众有三重分身: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实际受众。

(1)预估受众

预估受众或称预期受众,是指传播者凭经验与直觉及粗疏的评估而预期的受众。‘白在传播者的意识或潜意识里“作为假想读者的肖像”出现,影响或参与了信息的编码和播报。辨识预估受众或根据经验,或采用个别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由于预估受众、受传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