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市培养单位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825物理化学(乙)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计算题
1. 利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计算298 K 时,含
有
的水溶液中
【答案】
由则
2. 在不同温度下,测得
分解时氧气的分压如下:
试问
(1)分别于413 K和423 K时,在空气中加热银粉,是否有(2)如何才能使【答案】(1)空气中
的分压为
所以无
加热到443K 时而不分解? 分解的方程式为
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分压,所以有
生成。
在该温度
的分解压力为51kPa ,故要使
生成;
因为在413K 时,而在423K 时,
(2)从题给数据可知,在443K 时,下不分解,
则需要使氧的分压高于
生成?
和
的活度因子。
和
3.
在时,已
知浓度为
在纯水中的解离平衡常数
为试计算
的
溶液;(3)浓度为
的
常
数溶液;(4)
在下述液体中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浓度为的Cu (NO 3)2溶液。
【答案】解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在定温下有定值,与溶解的实际情况无关。
(1)在纯中,由于的溶解度很小,
所以
解得(2)在
的
溶液,离子强度忽略溶解了的
的贡献:
解得
由于同离子效应,(3
)在浓度为
的饱和溶液浓度显著下降。 的
溶液中,
同样忽略溶解了的
对离子强度的贡献,
则
由于外来电解质的加入,增加了离子强度,使就是盐效应。
(4)在浓度为更小,则
溶解得更多。
变小,的溶解量比在纯水中多,这
溶液中,道理与(3)相同,只是离子强度更大,
解得
4. 已测得丁二烯的气相二聚反应的活化能
其速率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已知常数
用过渡态理论计算反应在600K 时的指数前因子A ,已知活化熵用简单碰撞理论计算反应在600K 时的指数前因子A , 假定有效碰撞直径比较所得结果,并加以说明。
【答案】(1)因为是双分子气相反应,
所以的公式即
与Arrhenius 公式
为
(2
)阈能与活化能的关系为应的指数前因子A 的公式为
因为是相同分子的碰撞,所以用简单碰撞理论计算反
将过渡态理论计算速率系数
相比较,得指数前因子A
(3)两种结果,用简单碰撞理论计算的指数前因子A 的值大,主要是模型与实际分子有差距,要用方位因子P 加以校正。
5. 已知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
(1)求反应的级数n ,活化能和指前因子A ;
(2)如果反应开始后30s 时A 剩下50%,反应的温度是多少? (3)如果反应为可逆反应,
且正逆反应级数相同。在
平衡常数
30min 时B 的浓度。
【答案】(1)由式
(k 的单位为
与上式对比,可知
(k 的单位为)
时,正反应的速率系数
计算反应进行到
设反应开始时只有A ,且A 的浓度为
)可知反应为一级。将阿伦尼乌斯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