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857地理学综合[专业硕士]之人文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地理人种

【答案】地理人种是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它是以洲为单位而划分的人种,是相当于对洲的范围自然环境长期而连续地适应所产生的结果,但其分布范围实际上与各大洲的界线并不完全重合。地理人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2. 民族

【答案】民族是个历史范畴,它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民族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顺序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民族发展的不同水平和类型。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必须经过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事实上,有的民族从其产生之后,从未经历过奴隶社会而进入了封建社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民族分化为两个民族的现象,也出现了几个民族结合为同一民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被同化的民族当然不会再经历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新产生的民族自然也没有经过其产生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

3. 人口转变

【答案】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4. 郊区化

【答案】郊区化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

5.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答案】科恩的多级世界模型是柯恩在其1973年出版的《分裂世界中的地理与政治》一书中提出,反映了世界的地缘政治形势。他首先认为世界并不像陆心与陆缘理论那样存在战略空间的统一性,而实际存在的却是分裂的世界。他把世界分成两个等级的类型区。第一等级是世界性的,

称之为地缘战略区; 第二等级是区域性的,称为地缘政治区。第一等级根据战略特点分为两个大区,一个是海洋贸易世界,另一个是欧亚大陆世界。它们分属于两个集团。第二等级是根据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相对一致性而分出其地缘政治区。

6. 可能论

【答案】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小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该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二、简答题

7. 简述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各自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分支学科、

【答案】(1)自然地理学

①研究对象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②主要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海洋地理学、疾病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等。

(2)人文地理学

①研究对象

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②主要分支学科

人文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

(3)经济地理学

①研究对象

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②主要分支学科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有:通论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等)

8.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西力一人文地理学发展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文地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研究领域大大扩展,而且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世界各国的人文地理学发展呈现出与近代人文地理学不同的格局。

二次大战后,西方人文地理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连续不断地朝多元化发展。

①战后初期,美国地理学界以谢佛为代表的区域学派地理学者首先提出必须加强地理学理论、方法论研究,向区域研究的公式化、理论的贫乏发起挑战。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华盛顿大学的地理学者加里森开设了第一个使用数学统计的研究班,培养了首批计量地理学者,掀起了60年代计量地理的高潮,并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

③0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早期,区位分析和空间科学逐渐地受到来自地理学以外及产生于其内部的种种批判同时,相继受到心理学、结构主义及人文主义的影响,出现了行为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人本主义地理学等学派。

④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知识经济的大步推进,西方国家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加快,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转向”。

(2)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与前期相比,无论在研究方向还是研究内容、方法上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总体来看,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①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a. 在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强化,给当代社会带来一系列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应用系统论应运而生。

b. 在哲学方法论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第一,科学哲学首先引入人文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末期兴起的计量革命。

第二,西方人文地理界受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②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a. 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b.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人们乘坐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

c. 现在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③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a. 现代地理学的人文化倾向愈益明显,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主体进行研究成为人地关系的主流,强调社会、文化等非物质因素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突出特点。

b. 人文地理应用方向的多样化。人文地理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都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对人文地理学的需求呈现出愈加迫切的趋势。

c.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与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与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广泛而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