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岛大学商学院898社会保障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工伤保险

【答案】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 军人保障

【答案】军人保障是指国家建立的,以军人(特定情形下惠及其家属)为保障对象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称,它是一个由国家(中央政府)直接负责、能够涵盖军人多种风险的综合性保障系统。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军人保障构成了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社会保障系统相联系的子系统,它在解除军人后顾之忧、稳定军心、巩固国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3. 妇女儿童福利

【答案】妇女儿童福利是妇女福利和未成年人福利的合称,它是国家和社会为满足妇女、未成年人的特殊需要和维护其特殊利益而提供的照顾和福利服务,是社会福利项目之一。妇女儿童福利项目是根据妇女、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可能受到的歧视和侵害而设立,对于保障和满足妇女、未成年人的特殊利益需要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法律规范

【答案】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是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享有某种积极行为的权利的法律规范。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做出某种积极行为的法律规范。根据这类规范,主体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禁止性规范是规定主体不许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根据这类规范,主体必须禁止某种行为。

5. 国家一单位保障制度

【答案】到1956年时,国家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国家(通过中央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城乡单位担负共同责任并一起组织实施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护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国家直接承担着统一制定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直接供款和组织实施有关社会保障事物的责任,城镇企业单位负责缴纳职工的劳动保险费用,农村集体担负着救济“五保户”和优待烈军属等责任,各种单位开始普遍承担着实施有关社会保障政策的任务。国家和单位在社会保障的确立与实施过程中日益

紧密的结为一体,这就是国家一单位保障制度。

6. 五保制度

【答案】五保制度是指针对农村中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由乡、村两级组织负责向其提供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和保教等五个方面的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五保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自1953年全国陆续开展合作化运动后,农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当时,中国实行严格的城乡户籍分隔制,农村中的孤寡老人与孤儿等不可能像城市孤寡老人与孤儿一样得到国家的直接援助,他们的生活只能依靠乡村集体经济来保障。

7. 社会保障管理与社会保障监督

【答案】(1)社会保障管理与社会保障监督的解释

社会保障管理是由国家和政府及社会组织制定和实施有关社会保障法规政策的过程。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制定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过程; 收取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社会保障待遇,是对社会保障基金实施事业化管理的过程; 管理社会保障对象,是对社会保障对象实施一系列具体服务的过程。

社会保障监督是指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专职监督部门、利害关系者以及有关方面对社会保障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有关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过程及结果实行的监察和督守。

8.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答案】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为实施社会保障事业而规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管理原则和运行机制的总和。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因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和民族传统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根据政府介入的程度,可以概括为政府管理、自治管理与民间管理等模式; 按照集权程度,则可以分为集中管理、分散管理、集散结合管理等模式。

二、回答题

9. 为什么说社会保障体系不能有漏洞?

【答案】(1)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社会保障项目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等。换言之,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以及各种具有互助共济功能的社会化保障机制共同编织成的“社会安全网”。“社会安全网”的目的是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并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在机会均等、平等分配、适度保障的原则指导下,分解为完整性、协调性和层次性,因为只有完整、协调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真正全面解决各种需要国家

和社会运用社会保障手段来解决的现实问题。

(3)社会保障体系的完整性

若社会保障体系缺少社会救助,或者社会救助中的某一项目那么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将更加困难,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保障的发展。若社会保障体系缺少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险下设的某一具体项目,那么劳动者的利益就会被损害,影响社会稳定。同样若社会缺少社会福利、军人保障,那么会使得整个社会的稳定机制变的脆弱不堪。综上所述,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个体系,目的就是通过体系内的各个项目的互补实现稳定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社会保障体系不能有漏洞。

10.西方国家解决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案】解决失业问题最根本的措施还是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西方国家解决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将失业救助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高失业率和严重的就业不足,西方各国都将促进就业作为社会经济政策的优先发展目标,应对措施也由单纯的发放失业补贴变为积极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

(2)实行“小企业孵化计划”

给小企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优惠,大量吸纳失业人员。实践证明,发展小型企业对缓解失业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政府有必要实行“小企业孵化计划”,为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优惠,以吸引就业人口。

(3)加强劳动就业咨询工作,开展职业介绍服务

目前,发达国家己普遍建立了职业介绍网络系统。其中有国家开办的,也有社团和私人开办的。英、法、日、瑞典等国家劳动行政部门都有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

(4)政府通过各种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措施,也是有效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 ①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保证就业政策的实施。其具体做法是:在重新确定财政支出对象时,考虑把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从向现有企业提供补贴转向促进制订和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上来。同时,还实施旨在减少企业税收和福利开支负担,从而降低企业劳动成本的各项税收调节政策。

②金融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利率,刺激一些行业、产业的发展,以便多吸纳失业人员。

③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来增加就业。近几年来,西方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首先是直接变卖企业给私人,其次是实行股份制,将国有企业股票公开上市,国家政府仍持有一定股票,以实现控股权和否决权。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改革也对增加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④促进科技政策同就业政策的结合。旨在鼓励发展可以刺激短期或长期就业增加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积极发挥新科技在扩展就业岗位方面的作用,加速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并通过扩大向欠发达地区的技术转让和技术援助,促进其各项产业的发展,进而为提供就业岗位奠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