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628社会保障学之社会保障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慈善事业

【答案】慈善事业区别于分散的慈善行为,它是指以民间公益组织(慈善组织)为实施主体,为救助特定群体或特定标的为目标,按照既定的操作规范、制度或原则实施的长久的社会化行为,是建立在捐献基础之上的民营社会性救助事业。

慈善事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善爱之心(道德基础)、贫富差别(社会基础)、社会捐助(经济基础)、民营机构(组织基础)、捐献者的意愿(实施基础)以及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发展基础)。

2.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答案】所谓社会统筹,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一部分上缴资金作统一调配,按统一标准发放。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有:县级统筹、市级统筹以及省级统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较低。截至2008年底,全国只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2009年7月,全国已经建立或开始建立省级统筹制度的省份只达到22个。直到2009年底,全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才都制定了省级统筹的制度。由于低级别的统筹层次虽然管理起来较为容易,但却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使用,不利于改善参差小齐的养老保险待遇,也有违社会保险的公平公正性,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险正向全国统筹发展。

3. 福利国家

【答案】福利国家是指对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带有全民福利象征模式的国家。福利国家理论由德国新历史学派(又称讲坛社会主义者)的施穆勒、布伦坦诺等人提出。该学派强调国家的经济作用,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外,还有一个“文化和福利的目的”,主张由国家兴办一些公共事业来改善国民的生活。1912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福利国家”蓝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4. 公积金制度

【答案】公积金制度,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记人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 会员享受的待遇,只在其账户存续期间累积的公积金额度内支付。新加坡的公积金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的强制养老储蓄制度,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

成包括养老、住房、医疗在内的一项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

5. 教育救助

【答案】教育救助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公平机会而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提供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其特点是通过减免学杂费用、资助学杂费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完成相关阶段的学业,以提高其文化技能。

6. 最低生活保障

【答案】最低生活保障(简称低保),是指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的制度安排。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的现代化,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最低生活保障的目标是克服现实中的贫困问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个变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被相应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政府制定,具有法律效力。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可一成不变,而是要经常进行调整。

7. 军人保障基金

【答案】军人保障基金是为实施军人社会保障而筹集积累的资金,它包括优抚基金、安置基金、军人保险基金等。其中:优抚基金是指国家和社会筹集的、用于保障法定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和褒扬军人、抚恤军烈属等的特殊社会保障基金; 安置基金也是国家和社会筹集的、用于退休军人安置的专项资金; 而军人保险基金则是为了确保现役军人能够与地方社会保险制度接轨而筹集的专项资金,它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8. 互助组织

【答案】互助组织是指多种多样的群众自发、自愿建立起来互助合作的组织。组织成员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按规定缴费的方式聚集资金,以使参加者在遭遇各种风险处于危难时得到救助。互助组织产生于17世纪末,是产业工人为抵御劳动风险而创立的互助互济基金会组织,它聚集会员的力量,组织会员之间的扶危济困。这种以抵御劳动风险为目的的互助组织,从制度属性、管理形式、项目设置、责任承担等方面,为后来的社会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组织经验和基础。

二、简答题

9.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与作用。

【答案】社会保障基金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共基金,其意义不仅在于支撑着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在于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协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其实就是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并合理地分配社会保障基金的过程。其作用具体为:第一,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社会的安定; 第二,发挥保险互济的作用,增强社会的凝聚

力:第三,发挥基金的经济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10.以职工养老保险为例,说明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答案】以职工养老保险为例,来理解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1)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建立并强制实施的一项社会制度,因而具有强制性。社会保险的权利方和义务方、社会保险机构和参加者都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依法履行义务,并依法享受权利; 社会成员在保障项目、享受保障待遇方面没有自由选择权,社会保险机构也不能拒绝给予社会成员应享受的权益,改变保障项目或保障标准; 社会保险资金依法强制筹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按时、足额地缴纳社会保险税费; 同时,社会保险机构应依法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管理,以保证其安全可靠、保值增值。

(2)职工养老保险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对政府立法确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口,提供养老补偿,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他要求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都要强制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是由国家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并在专门法律规定下强制实行,凡在国家立法实施范围内的人群,均视为法定的被保险人,必须参加,无选择的余地。凡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的人,有权向保险机构申请领取养老金。

11.社会保障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社会保障管理在运行中需要遵循管理的一般原则,同时还应当考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性而遵循某些特定的规则,具体如下:

(1)公开、公正与效率原则

①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应当通过社会成员熟知的途径与方式加以公开化,以便让大众接受必要的社会保障政策信息,明了自己的社会保障权益以及可以申请与上诉的路径及处所;

②管理机构在社会保障运行中既是责任者,更是社会保障制度公正性的维护者,它应当严格依法保护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权益,并对社会保障纠纷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③效率是管理系统运行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之一,管理机构是否职责分明、政令是否畅通无阻、管理成本是否低廉、管理资源是否得到最优配置,均是衡量管理效率的基本标志。

由于一些官方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办事效率低的原因,由私营系统来取代公营系统管理或运行社会保障事务的趋向已得到了相当多的公众的理解与拥护。

(2)依法管理原则

①管理机构及管理岗位的设置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此应当有明确而具体的规范;

②管理系统必须依法运行,即管理机构只能在既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既小能小作为,也小能越权行事。

(3)属地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