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夏医科大学管理学院808社会保障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判断说明题
1. 我国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最长为12个月。
【答案】×
【解析】我国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最长为24个月,最短为12个月,其中累计交费时间满1年不足年的,给付期最长12个月,满5年不足10年的,给付期最长18个月,10年以上的,给付期最长24个月。
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中央政府负责制。
【答案】×
【解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低保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3.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改革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
【答案】√
【解析】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改革原则是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低水平”是指从我国国情和国家财政、企业的承受能力出发,确定合理的、基本的医疗保障水平; “广覆盖”是指所有城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4. 社会救助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答案】×
【解析】社会救助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而非基本的生活需要。
5.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性质是具有非盈利性质的事业机构。
【答案】√
【解析】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各地区一般以“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名目出现,例如在北京市一级有“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在区县一级设立“某某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具有非盈利性质。
6. 经济适用房是由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答案】√
【解析】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
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
二、简答题
7. 简述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的关系。
【答案】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的关系是:
(1)在工伤保险产生的初期,工伤保险仅仅作为一种受伤者经济补偿手段,对劳动者受伤后进行经济生活上的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伤保险制度不再是事后的经济补偿,而应该是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它们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有机构成,因而工伤保险制度己经从被动经济补偿的消极工作保险阶段走向预防、补偿与康复相结合的积极工伤保险阶段。
(2)工伤补偿、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者是密切相连的,这是工伤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的显著区别。劳动力是有价值的,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力受到损害,企业理应对这种损害给予赔偿。其中,工伤预防是最基本的,各国政府都致力于采取各项措施,减少或消灭事故。工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对受伤害者予以医治并给予经济补偿,使受伤害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使其(或其家庭)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此外,还要及时地对受伤害者进行医学康复及职业康复,使其尽可能恢复劳动能力,或是恢复部分劳动能力,能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能够自食其力,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这是十分重要的。
(3)工伤预防、经济赔偿和工伤康复是工伤保险制度的三大任务。其中,工伤预防是采取一切恰当的措施和手段,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 经济补偿是工伤事故发生以后,为保障作害者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治,以及因工伤而受到经济损失得到赔偿; 工伤康复是通过医疗手段使受伤害者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治,以及因工伤而受到的经济损失得到赌偿; 工伤康复是通过医疗手段使受伤害职工身体康复,并通过职业培训,恢复其职业能力,使其重返岗位,从事与其相适应的职业。三者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封闭的良性循环过程。
8. 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
【答案】社会保险基金给付是和社会保险基金缴费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当特定风险(如失业、疾病)发生并造成经济损失时,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的条件、标准和方式将社会保险金付给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法定继承人,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方式如下:
(1)货币给付
社会保障基金基本上是以货币形式筹集的,同时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领取者有较大的自由支配空间,所以,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大部分采取货币形式。如养老保险金、工伤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等社会保险均采用货币形式支付,医疗保险待遇虽然以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提供,但实际上仍然是货币形式结算; 社会救助给付也是以货币支付形式为主。
(2)实物给付
实物支付是指政府直接为社会成员提供特定物资的一种社会保障给付方式,这种给付方式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军人保障制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采用,如美国的食品券制度就是实物支付的典型代表,在美国的住房救助和医疗救助中也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我国的灾害救助中也常见实物救助(提供食物、衣被等)的方式。
(3)服务支付
服务支付是指通过为有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及服务设施而实现保障目的的一种社会保障给付方式,如医疗保险中的身体检查、疗养基地和康复基地的建立,以及敬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和各种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的兴建,都属于服务及服务设施支付。
9.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有哪些特点?
【答案】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1)企业年金基金治理模式:信托型
当前国际上企业年金基金的治理模式主要分为四大类:信托型、公司型、基金会型和契约型,四类模式各有优缺点,而信托型是当前国际上的主流模式。我国的信托型企业年金基金治理模式是在参照国际主流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公司型、基金会型和契约型的基础上构建的。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分为两类:法人受托机构和企业年金理事会,法人受托机构是依据我国法律建立的法人机构,而企业年金理事会是由企业代表、职工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依托本企业年金计划存在的自然人的集合。法人受托模式吸收了公司型或基金会型的优点,而年金理事会模式吸收了基金会型和契约型的优势。因此,当前我国的信托型企业年金基金治理模式是在吸收国际上信托型、公司型、基金会型和契约型的优点,避免各自缺陷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
(2)企业年金财务机制:完全基金积累制
完全基金积累制养老金制度既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强,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逐渐显现出入不敷出,财政不堪重负的弊端,从而宣告现收现付制的失效。因此,实行以基金积累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年金制度自然地成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性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标志。企业年金制度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在明确职工年金缴费的产权、提供工作和投资激励的同时,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一时期,养老金制度的功能也从以社会政策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政策为主。
(3)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方式:个人账户制
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方式包括公共账户制和个人账户制,公共账户制只能与待遇确定型计划结合,以实现适度的代内收入再分配; 而个人账户制主要与缴费确定型计划相结合,可以实现个人缴费与受益的制度性关联,增强个人缴费、监督的积极性,并使年金基金具有可携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