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宁夏医科大学管理学院808社会保障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判断说明题

1.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93条明确规定:“人民政府应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目标”。

【答案】×

【解析】具体分析如下:

1954年《宪法》第93条的内容实为:“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

2. 工资比例制适用于一次性社会保险待遇给付。

【答案】×

【解析】工资比例制是以被保险人退休前某段时期内的平均工资或最高,再根据是否与投保年限有关,按一定比例计算养老金额。

3.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性质是具有非盈利性质的事业机构。

【答案】√

【解析】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各地区一般以“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名目出现,例如在北京市一级有“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在区县一级设立“某某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具有非盈利性质。

4. 从历史上看,商业保险的产生历史要远远早于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发源于商业保险。

【答案】×

【解析】具体分析如下:

(1)从历史上看,商业保险的产生历史要远远早于社会保险。没有商业保险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保险的产生,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技术基础。

(2)但是商业保险并非社会保险的起源。社会保险以国家干预主义、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等思想理论为基础,经历了从民间慈善事业到政府立法济贫等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二者的关系是,社会保险的建立借助了商业保险提供的原则和技术。

5. 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余额可以由法定继承人全部继承。

【答案】×

【解析】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部分余额,社会统筹部分不能继承。因历史原因,曾有一段时间企业将缴纳的一部分费用划入个人账户。现在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如下:第十四条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如此道题目为2013年考研题,则判别为对。

6. 社会保险费是按法定标准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保险待遇。

【答案】×

【解析】社会保险费是指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过程当中,雇员和雇主按照规定的数额和期限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缴纳的费用,不是按法定标准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保险待遇。

二、简答题

7. 简述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的关系。

【答案】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的关系是:

(1)在工伤保险产生的初期,工伤保险仅仅作为一种受伤者经济补偿手段,对劳动者受伤后进行经济生活上的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工伤保险制度不再是事后的经济补偿,而应该是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位一体,它们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有机构成,因而工伤保险制度己经从被动经济补偿的消极工作保险阶段走向预防、补偿与康复相结合的积极工伤保险阶段。

(2)工伤补偿、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者是密切相连的,这是工伤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的显著区别。劳动力是有价值的,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力受到损害,企业理应对这种损害给予赔偿。其中,工伤预防是最基本的,各国政府都致力于采取各项措施,减少或消灭事故。工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对受伤害者予以医治并给予经济补偿,使受伤害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使其(或其家庭)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此外,还要及时地对受伤害者进行医学康复及职业康复,使其尽可能恢复劳动能力,或是恢复部分劳动能力,能够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能够自食其力,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这是十分重要的。

(3)工伤预防、经济赔偿和工伤康复是工伤保险制度的三大任务。其中,工伤预防是采取一切恰当的措施和手段,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 经济补偿是工伤事故发生以后,为保障作害者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治,以及因工伤而受到经济损失得到赔偿; 工伤康复是通过医疗手段使受伤害者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医治,以及因工伤而受到的经济损失得到赌偿; 工伤康复是通过医疗手段使受伤害职工身体康复,并通过职业培训,恢复其职业能力,使其重返岗位,从事与其相适应的职业。三者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封闭的良性循环过程。

8. 如何理解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与分配中的作用?

【答案】(1)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中的作用

①在军人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军人不缴纳任何费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通常由国家财政预算列支。这种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资金来源单一,国家承担一切保障项目,负担过重,致使保障

水平明显偏低。

②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迅速发展,军人的社会保障项目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军人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国家负担单一模式向政府、军队和个人筹集模式过渡提供了制度条件。尽管有些国家的军人保险基金筹集还是以政府负担为主,但也开始利用商业保险资源来分担军人社会保障风险。

③为扩大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使军人社会保障基金更具可靠性、稳定性,一些国家军人社会保障基金不再单纯依赖国家拨款,而是通过多渠道筹集基金。

总之,军人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军队调剂安排和个人缴纳,另外,还可以通过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收益和各方面的捐助取得。至于国家财政拨款、军队安排和个人缴纳的比例,根据保障项目、险种类别、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国家和个人的承受能力而定。

(2)政府在军人社会保障资金分配中的作用

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是指按照军人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条件、标准和方式,由军队后勤财务部门将基金支付给特定对象,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为处理好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中的各种分配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①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指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要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尽量避免军人社会保障基金分配使用对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②公平原则

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的公平原则是指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调节军人的收入分配,使之公正、合理,力求以最小的代价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③规范原则

规范原则是指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政策、给付依据、给付标准等都要做到法制化,并保持相对稳定。具体地说,规范原则包含以下两项基本内容:其一,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的基本政策和制度要统一; 其二,军人社会保障基金给付的条件、标准、依据等要具体、规范、明确。

9. 社会优抚与社会福利的比较。

【答案】(1)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是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除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这三者以外的有关社会保障措施,其内容包括公益性福利、职工福利、妇女和儿童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及住房福利。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特定优抚对象一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所给予的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

(2)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的比较

①从保障对象来看,社会福利按照其不同的项目面向特定的群体,其范围较广; 社会优抚仅针对的是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

②从保障性质来看,社会福利不仅保障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生存需要,还要保证个人和社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