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学979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地域分异原理

【答案】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的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受地域分异规律支配的这种分化,造成各地土地利用的模式和水平差别很大。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两种:一是太阳辐射,二是地球的内能。它们在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上或时间上的作用都是不平衡的,其作用的效应呈现出显著的矛盾。两者在地表自然界中异质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地域分异的两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规律,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2. 香港地区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香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其医乏,其规划体系并不区分城市乡村,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其发展规划分为全港、次区域和地区二个层面,对应地形成了全港发展策略、次区域发展策略及地区图则二层架构的发展规划系统。

3. 城镇用地规模

【答案】城镇用地规模是指到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城镇用地规模一般以城镇用地的面积来表示,是常用的表示城镇开发程度的量化指标。

4. 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答案】土地用途管制规则是在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各区的土地用途的基础上土地使用和用途变更做出的限制、许可或限制性许可的条款,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包括农地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林地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城镇建设区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乡村建设区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工矿建设用地区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自然保护区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专用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5.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答案】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主体的一个多层次的规划体系。按其体系可分为区域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详细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分为行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跨行政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政府批准后执行。

6. 分区方案

【答案】分区方案是指分区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和原则。方案内容包括:制定分区原则和依据,

确定分区结构和方法,明确工作底图、上图面积、规划期限、作业流程、分区方法、成果要求等。

二、简答题

7. 现行城市规划体系是如何体现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

【答案】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城镇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各项用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配与组织的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它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对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都是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为原则进行编制的。因此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这两种规划的协调根据两种规划的层次相应划分为五级,即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应与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地级市的规划与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县级市的总体规划和一般县城以及县辖镇的总体规划要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的村镇规划则应与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8. 简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分类。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大体上可以分为下面三大类。

(1)政府投资项目、法定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指各级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开发整理项目。目前,主要指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各级地方政府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两种,简称国家投资项目和地方投资项目。

法定(义务)投资项目指用地单位和个人履行“耕地占补平衡”或土地复垦义务自行实施的投资项目。

社会投资项目是指由企业或个人以营利为目的投资建设的项目。国家有关政策与法规对社会投资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给予鼓励和支持。

(2)开发项目、整理项目、复垦项目和综合项目

土地开发项目是指以荒山、荒地、荒滩等未利用土地资源为主要对象,以增加有耕地面积为主要目的的开发整理项目。

土地整理项目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的开发整理项目。

土地复垦项目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和废弃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开发整理项目。

综合项目是指具有开发、整理、复垦中两种以上综合性质的开发整理项目。当根据开发整理

区域内土地利用或增加耕地性质不能确定为某一开发、整理、复垦单项项目时,则应确定为综合项目。

(3)新建、续建、改建、重建和扩建项目

新建项目是指拟列入投资i}一划开始实施的新项目。

续建项目是指对已经批准实施的项目提高建设标准或增加建设内容继续建设的项目。

改建项目是指对原有建设内容进行部分或全部改动,或对原项目建设内容进行更新改造而设立的项目。

重建项目指由于原有项目建设内容老化,需将老化的原有项目建设内容废除,按照原项目建设内容重新建设而设立的项目。

扩建项目指对己经批准实施的项目扩大建设区域范围的项目。

9. 如何对港口陆域作业区进行规划?

【答案】对港口陆域作业区进行规划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前沿作业地带。由码头前沿线(直立式码头)或坡顶(斜坡式码头)至前方仓库前墙或堆场前沿线之间的场地,称作码头前沿作业地带。地带内根据货物种类的不同要求,布置各种类型的装卸机械,并安排一定面积的待运货物临时堆场和前沿运输通道,以完成船舶的货物装卸操作。合理布置作业地带,安排足够的地带宽度,有助于加快货物的装卸,缩短船舶的停靠时间。

(2)堆场和仓库。由于船舶和车辆两种载运工具的容量相差很大,故必须在量大而快速的船岸之间的货流同缓慢而零散的码头后方的集散运输之间设置缓冲区一一仓库和堆场,以保证船舶和车辆都能快速周转。直接服务于船舶装卸作业需要的仓库和堆场,称作一线库场。干散货和集装箱一般采用露天堆场,而杂货通常以设置仓库为主。一线库场所需面积的大小,同泊位的年吞吐量、入库场货物的比例、货物的平均堆存期、单位面积的堆积量等因素有关。

(3)集疏运系统。港口货物的集疏运主要依靠铁路和道路。铁路是货物运输的主要手段。港口铁路山港外线和港内线组成。港外线包括专用线和港湾站,港内线包括车场、联络线、装卸线等。到达码头的货物,卸到码头装卸线上的货车,然后经由港内联络线和港湾站,到港外专用线。从陆路通过港口出口的货物,则由港外专用线进入港湾站,通过港内联络线到码头装卸线直接卸到船上,或者经库场装卸线把货物卸在库场内,聚集成批后等待上船。码头装卸线的布置可采用平行进线、垂直进线或斜交进线的形式。港口道路也分为港内道路和港外道路两部分。前者为库场内的运输道路和连接各作业区及港区主要出入口的道路; 而后者则为港区连接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对外道路。

10.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原则、任务和方法是什么?

【答案】(1)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原则

①依法行政原则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国家措施,是国家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规范土地开发利用行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规划管理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并体现国家和政府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