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地利用规划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英国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英国规划体系包括四个层次的规划,即国家级规划、区域性规划、郡级规划和区级规划。大致程序为:编制规划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监察员或者专业小组根据公众意见向地方政府提出报告、根据提交的报告修改规划并再次征求意见、批准规划并付诸实施。
2. 地和地价理论
【答案】地租地价理论是非常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也是土地利用的最基本原理之一。自然状态的土地虽然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并存在价格。而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土地之所以能够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因为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效用。
3.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答案】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是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核心内容,体现土地利用的目的。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是协调用地矛盾,保持土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使国民经济有计划、协调、稳定发展。协调用地矛盾,保持土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一要吃
,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使国民经济有计划、协调、稳定发展是全国和饭,二要建设”
各个地区土地利用的总目标,也是土地利用战略总目标。
4. 土地利用原理
【答案】土地利用原理是指从土地、土地利用和原理三个要素出发和土地和利用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土地的自然历史特征、社会经济,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的原理。土地利用原理包含土地、土地利用和原理三个要素,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两个概念的正确理解是研究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答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依据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出的要求,对土地规划进行的编制,主要任务包括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对用地部门进行组织协调、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组织、对土地利用进行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符合以下原则:目的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系统协调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动态平衡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6. 土地开发
【答案】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营的活动。土地开发包括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和利用,以扩大土地利用范围,也包括对已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程度。
二、简答题
7. 怎样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答案】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有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工作
①组织准备。组织准备主要是成立规划领导小组、规划编制技术组以及经费的落实等。
②资料收集。收集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计年鉴、人口普查、土壤普查、农业区
划、重点建设项目、各部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关资料和图件。
③制定工作方案。主要是制定编制规划的工作和技术方案,包括: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编制的内容、划编制的程序和方法、组织实施的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和经费顶算等。
(2)耕地资源现状和潜力分析
利用规划基期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规划区耕地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状况:耕地利用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耕地的生产和开发利用潜力等,为编制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3)耕地需求量预测根据规划期内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建设用地的发展需求以及上级下达的规划期内非农业建设允许占用耕地的控制指标,对规划期内耕地的需求量进行预测。
(4)基本农田保护控制指标的确定与分解
根据耕地需求量预测结果,联系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控制指标以及当地耕地资源的具体实际,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当地基本农田保护的实际控制指标,包括保护耕地面积和保护率。
(5)基本农田布局
在落实非农建设用地允许预留耕地的位置和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基本农田保护的控制指标以及耕地资源的实际状况,遵循一定的原则,确定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范围标准,通过内业预划定,实地勘察、核对和丈量,具体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对保护片块编号、登记造册,并在每个保护片上设立保护标志牌。
(6)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的制定
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从法律、行政和经济措施方一面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
(7)规划成果的整理和制图
整理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编制的有关成果资料,撰写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报告以及工作和技
术总结,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
8. 阐述土地利用系统的特点。
【答案】土地利用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基本原则。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性质和规律存在于全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组成成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的简单叠加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面貌。土地利用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土地利用的生产力在总体上表现为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
(2)关联性原则。它以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为内容。土地利用系统中
,包含的诸要素或变量是相互关联的。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部分或部件形成“部件集”“集”中各部
分的特性和行为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这种相关性确定了上地利用系统的性质和形态。
(3)结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统一于结构性原则。结构性原则着眼于系统内部所有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即系统的结构,其中包括层次性和有序性。系统论指出,土地利用系统的性能不仅同组成要素的性能有关,还与它们的结构有关,包括土地利用数量比例结构、时空动态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等。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强调系统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认为系统和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系统论还强调动态性原则,即把系统作为一种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客观实体去研究。土地利用系统及其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能量与物质的转换关系,它们都属于开发系统,是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
9. 土地用途转用规划许可制度
【答案】(1)审查是否符合土地规划用途
这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开垦和未利用土地开发的规划转用。包括引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批准的文件; 规划分区、规划地块用途是否与拟转用的用途相符; 是否需要修改规划。
(2)审查用地规模,初步核定用地计划
重点是控制用地总量,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通过退宅还耕与城镇占用耕地毛! 划指标进行置换,促进土地动态优化。
(3)审查土地保护、整治措施是否实施
重点是占用耕地的,是否落实了占补平衡的资金; 占用基本农田的,是否落实了补充面积:取土用地是否符合水土保持规定,是否编制和实施了土地复垦规划等。16.5~推行公众参与制度
10.如何建立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1)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发展力一向应是整合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将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融为一体; 重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等控制性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完整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应包括土地利用的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