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大学教育学院734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跨文化研究设计的两种研究取向是什么?
【答案】跨文化研究的两种研究取向是
(1)文化普遍性,是将一个文化中的行为与另一种文化或所有文化中的行为进行比较,找出所有文化都适用的有效原则,并确定比较不同文化中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从事普遍性研究的研究者站在外部客观的立场上对两种或尽可能多的不同文化群体进行研究,以比较不同民族或文化群体的各种行为,其比较文化行为的标准是绝对的或普遍适用的。
(2)文化特殊性,是只使用某一特定文化的方法、概念和行为解释,运用地方性标准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本土文化内的心理问题,因而不具有文化上的普遍性。
2. 前言应该包括哪些不可缺少的信息?
【答案】前言是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陈述研究问题、解释所要验证的理论、表明研究目的的重要性,提供研究问题背景说明。
前言在行文时可以用“引言”、“问题的提出”、“文献回顾”、“研究假设”、“背景假定”等标题,不同的研究报告前言所包含的内容有所不同,是否用小标题也可斟酌,但均需要讲清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目的、领域内的研究状况等内容。
(1)研究目的是说明所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要探讨的方向,即进行此项研究有何价值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较常见的研究目的有验证理论、澄清过去研究的矛盾,或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在撰写时,需要较详细地说明研究的背景及其重要性,对研究的目的可以只作简单明了的叙述。
(2)研究问题是具体地指出要研究的问题所在,是针对研究目的所列出来具体的问题。通常一个研究目的会引申出数个研究问题。
(3)文献回顾是对以往研究的述评,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的说明与总结。文献回顾是一个较长的部分,在学位论文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文献回顾的目的是评价课题和发展课题。
3. 如何讨论元分析的结果?
【答案】有关元分析结果的分析与讨论一般会涉及以下一些方面:
(1)分析变异来源。如果纳入元分析的研究间有异质性,应检验异常值,讨论异质性的来源及其对效应合并值的影响。异质性的来源主要有研究纳入标准不一致,各个研究的基线水平、处理、结果变量不同等。
(2)讨论各种偏向的识别和控制。如前所述,元分析过程中出现各种偏向在所难免,因此应该通过计算出失效安全系数或画漏斗图等方式对偏向情况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说明和评估,并在文中交待为了避免偏向做出了哪些努力。
(3)讨论元分析结果的意义。对元分析结果的解释必须十分小心,特别是心理学研究中的有些结果是似是而非或相互矛盾的。在讨论元分析的结果时,应结合研究背景和实际意义进行讨论,必要时也可以比较大样本的单独研究和元分析结果的一致性。
4. 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目的是信息交流。通过及时规范的报告,可使研究为他人所知,展现研究的价值与功能,有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交流。报告中提供的研究方法信息,可以让其他研究者评价研究的质量,也可以使其他研究者重复研究和发展该研究,促进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报告还反映研究的水平、价值以及研究者的严谨态度。
5. 如何正确认识“心理测验”?
【答案】(1)心理测量的定义
心理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理和数量化分析的过程。
(2)测量的性质
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3)测验的功能
①从实际应用角度看,可用于人才选拔、岗位安置、临床诊断、教育评价、心理咨询和治疗。
②从理论研究角度看,可搜集资料、提出和验证假设、实验分组。
(4)正确对待和使用测验
心理测验不是万能的,心理测验也不是没有用的。
正确的测验观应是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决策的辅助工具;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科学地看待心理测验,防止乱用测验。
6. 相关量数包含哪几种? 分别简述其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答案】相关量数通常是对两组数据间关系的度量。两变量相关在取值上的表现是给定一个变量的值,另一个变量的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统计学上常用相关系数来度量变量间的相关程度,用相关分析来研究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它主要包括相关系数统计量的计算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1)相关系数的含义及相关类型
相关系数作为样本统计量常用r 表示,
作为总体参数用表示,其取值通常在[-1,1]区间内。根据相关系数的取值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相关关系(见表10-3)。相关系数只是一个顺序尺度数据,只能比较大小。
(2)皮尔逊相关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的积差相关适用于两列等距(及以上)数据,且要求数据总体呈正态分布,是考察线性相关关系的最常用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
即x 与y 的协方差(covariance )。
积差相关的条件较为严苛,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场合更宽泛,可用于两列总体不服从正态的连续等距数据或等级数据,用于等距以上数据时要先转换成连续编号的等级数据。无重复等级情况下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n 为等级数目,也即数据对数,D 为对偶等级之差。
(3)质量相关
指一列变量为等比或等距的测量型数据,另一列变量是二分类性质变量,欲求两者之间的直线相关,多用于量表和题项评价。按照二分类变量的来源不同又包括点二列相关和二列相两种。
点二列相关适用于一列数据为等距或等比(单峰对称分布)变量和一列标准的二分变量
适用于两列等距或等(如文盲与非文盲),实际上可以看成是积差相关的一种特例;二列相关
两种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
公式中p 、q 为二分变量两个类别的比例(可任意指定,但相关系数的符号会发生变化,解释
相关方向时略有不同)。指连续变量标准差
,指二分变量两个分类对应连续变量的分组平均数和总平均数,(10-12)式中的y 表示p 或q 对应的标准正态曲线纵高(p/q较小者作为概率查出的正态概率密度曲线高度值)。
(4)品质相关
品质相关系数度量的是两个性质变量间次数分布的关联程度,专用于计数数据间相关程度度量。这是品质相关和其他相关间的不同之处。但和所有“相关”的含义一样,两个性质变量的次数分布间存在关联意指“一个变量的取值(此处为变量的不同分类)发生变化则另一个变量不同分类
比变量,不过其中一列被人为划分为两个类别,如测验中按照某个分数线划分为及格和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