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

  摘要

目录

2016年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一) . 2 2016年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二) . 8 2016年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三) 13 2016年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答案(四) 20 2016年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理论之《传播学教程》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五) 26

一、名词解释

1. 抽样

【答案】抽样是指一种以概率论为基础,按随机原则从被研究的总体中,抽选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估计和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非全面统计调查方法。抽样可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针对调查对象的性质、研究目的和工作条件的不同随机抽样通常采取四种形式:①简单随机抽样一一按总体原有状况,不加任何限制,保证各个单位以及单位的各种组合都同等可能被抽到; ②等距抽样一一在己排有一定顺序的总体单位中,每隔一定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观察; ③分类抽样一一根据事先了解将总体单位预先分类,使各类之内的单位性质尽量接近,从每类之内按一定比例随机抽选调查单位,共同组成样本; ④整群抽样一一以包含若干调查单位的群作为抽样单位进行抽选。

2. 互文性

【答案】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夕,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她认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其继承了了结构主义的优点,并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于文本本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

3. 双重行动模式

【答案】双重行动模式是由巴斯提出的,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和补充的信息传播模式。巴斯将“个体把关人”的研究从对单个新闻加工者的研究拓宽为对明显分为两类的多重“把关人”的研究,所谓的双重行动是针对新闻把关活动的两个部分而言的。巴斯把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闻采集阶段,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纷纭复杂的现实事件进行取舍与加工; 第_部分的把关活动是新闻加工阶段,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新闻媒介输出的所有信息都要经过这道重要关口。第二部分的把关即新闻加工比第一部分的把关即新闻采集更具有决定性。

4. 廉价报纸

【答案】廉价报纸也称为大众报纸,除了价格低廉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内容以新闻、信息和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 ②发行量大,一般为几万乃至几十万份; ③读者不限于特定的阶层或群体,而是面向“分散的、异质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大众”; ④广告收入成了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这种大众报纸在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成为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

二、简答题

5. 你怎样理解“媒介社会化”这个概念?

【答案】(1)“媒介社会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变革,媒介越来越带有“社会化”特征的趋势。而媒介社会化产生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社会化媒介的产生。

(2)社会化媒介迅猛发展,人们通过这些媒介仿佛营造出虚拟的社会。通过天涯、猫扑这样的论坛为人们提供话题、共建生活,通过人人网、开心网等SNS 社交网站建立熟人的社会,通过豆瓣将不同的用户以相同兴趣爱好的标签紧密相连,也通过微博为人们带来林林总总的内容与资讯。社会化媒介正逐渐编织着一张全方位、细密的网络让每个人置身其中,人们既是这张大网的消费者,也是这个虚拟世界的缔造者。

(3)社会化媒体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社会性网络下具。从这一角度的定义包含着两个层面的理解。其一,社会化媒介的本质是一种媒介,它建立在人际网络的基础之上,“关系”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二,社会化媒介是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共同进步的产物,因此在本质上具有互联网平台虚拟、海量和碎片化的属性。

6. 西方传播制度理论存在哪些缺陷?

【答案】大众传播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传播制度是直接或间接地对大众传播起着控制和制约作用的社会规范体系。资本主义的传播制度是现代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现行的传播制度,包括媒介的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

(1)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①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原理原则:

a. 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b. 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员,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c. 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d.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②自由主义理论的缺陷有:

自由主义理论将新闻自由的主体片面强调为媒介,认为新闻自由主要是传播媒介的活动自由; b. 过分强调自由和权利,而没有意识到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权利是伴随着义务产生的;

c. 片面强调媒介对政府的监督权,而没有指出由谁来监督媒介。

另外,自由主义理论还面临以下方面的现实困境:

a.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b. 资本取代政府控制了报刊,导致煽情新闻泛滥,垄断扼杀了意见的自由市场,报刊种数下降,办报成本增长,严重威胁到报业的多样化,而报业多样化的动摇意味着自由市场的解体;

c.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卞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为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又演变成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2)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主张媒介的自由不是绝对的,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

①社会责任理论的原理原则:

a. 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b. 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c. 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d. 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②社会责任理论的缺陷有:

a. 一力一面怀疑、指责自由主义理论赖以生存的人的理性观,同时在防止传播事业高度垄断力一面,寄希望于媒介自律,即人的道德、理性观,其效果微乎其微,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b. 向政府发出呼吁,要求政府管束新闻媒介,而新闻自由的核心问题便是政府无权干涉新闻媒介。

(3)民主参与理论

民主参与理论又称受众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其核心价值是媒介应该多元化、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①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

a. 任何民众个人或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b. 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c. 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d. 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②民主参与理论的缺陷有:民主参与理论提出及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媒介垄断到来的社会矛盾,但由于种种原因,实施的力度非常有限。该理论只不过作为民众的要求在体制外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