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651戏剧综合知识[专业硕士]之西欧戏剧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达达主义
【答案】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它首先产生在瑞士,是由流亡在瑞士苏黎世的文学青年组织的文学团体“达达”而得名。达达主义着力于表现矛盾、荒诞、不合逻辑的事物,以批判的观念审视传统,具有破坏的冲动。达达主义对当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上世纪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2. 悲剧
【答案】悲剧是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一般描写正面主人公在为其所从事的事业,所进行的活动及追求美好理想与未来的过程中,或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遭受邪恶势力的迫害,或由于生活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或由于性格的矛盾、思想的软弱、行动的失误等,最终以失败或死亡告终,从而“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激起人们的同情、崇敬,产生出一种悲愤的力量。在文学史上,根据酿成悲剧的不同原因,常将悲剧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等。
3. 贝克特
【答案】贝克特是爱尔兰著名剧作家、小说家和诗人,荒诞派戏剧的领袖人物之一,新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强调世界的荒诞性、人生的痛苦和反抗的无意义,具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宿命论色彩。1969年,他因“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夕,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为《等待戈多》。
4. 《哈姆雷特》
【答案】《哈姆雷特》位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这部悲剧取材于丹麦史,它描写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但却反映了莎士比亚对现实的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该剧通过哈姆雷特的复仇,表达了莎士比亚对英国16世纪末期政治形势的冷静思考,以及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
5. 歌德
【答案】德国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期的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其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奠定了他在欧洲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歌德一生成就卓著,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艺术,以及
自然科学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其代表作有剧本《葛兹·冯·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诗剧《浮士德》等。
二、简答题
6. 为什么说莫里哀的《伪君子》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
【答案】莫里哀的《伪君子》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全剧围绕达尔杜弗这个喜剧人物的伪善性格展开情节。
(1)达尔杜弗是一个伪善的喜剧人物,他的伪善首先在奥尔贡的家人之间造成冲突,当其伪善被揭穿后,他的凶狠又使得其与奥尔贡形成冲突,最后在国王的干预下,才得到惩罚。达尔杜弗的伪善也造就了作品的喜剧特点。他身为教士,平时表现得十分虔诚,口头宣扬苦行主义; 但是他一顿饭能吃下两只鹤鹑和半条羊腿,骨子里凶狠歹毒,贪财好色。他外表仁慈,实际上是一个宗教骗子,一旦被人揭露,马上设计掩护自己的罪恶。当他的恶行被彻底揭穿,他便暴露出凶残的本性,欲置奥尔贡于死地。
(2)通过揭示达尔杜弗的伪善本质及其危害性。作者批判了社会的伪善习气。《伪君子》中的达尔杜弗己成为伪善者的代名词。通过他的伪善,戏剧概括了当时法国社会盛行的伪善习气,批判了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的伪善与贪婪本性,揭露了宗教的危害性,具有极强的社会警示意义。从这方面看,《伪君子》不仅是一部人物性格喜剧,而且还是一部社会讽刺喜剧,具有典型性。
7. 简述“他人就是我的地狱”在《禁闭》中的表现。
【答案】“他人即地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意思即他人的存在就是我的地狱,原因在于人总是对他人有着审判和奴役的倾向,但自我又身处被审判和被奴役的倾向之中,因此这两种倾向构成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内涵。在萨特的情境剧《禁闭》中,这一哲学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色情狂艾斯黛情迷懦弱的加尔散,同性恋者伊内斯心仪艾斯黛,因此为了争夺对方,三者之间产生了无休止的争吵。
(2)三者都带有双重人格,更加使得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否定和嘲讽对方的同时,他们也遭受了对方的攻击,因此身处于审判与被审判、奴役与被奴役的处境之中,成为萨特“他人就是我的地狱”这一哲学的真实写照。
8. 请简述戏剧的功能。
【答案】戏剧具有审美功能、娱乐功能、交流功能和教育功能,这几种功能是交互作用、互相渗透的。
(1)审美功能
原始戏剧起源于宗教和战争歌舞及劳动歌舞,因而首先具有了“娱神”的实用功能,其表演通常包括了舞蹈、歌唱、吟诵、表演、对称的形式感、以故事的方式表现的神的命运、仪式感等等,这些都是美感的具体外化。后来,戏剧的宗教实用功能逐渐减弱,而终于成为独立的艺术样
式,其审美功能也得以延续。
(2)娱乐功能
中世纪晚期,由于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兴起,戏剧的人文气息渐盛,娱乐性也逐渐成为戏剧的重要特点。尤其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他通过谋杀、复仇、阴谋诡计、三角恋爱、疯狂、篡权、性错位等娱乐性技巧的运用,大大增强了戏剧的娱乐功能,也使其作品达到了审美价值、娱乐价值和思想价值兼备的效果。
(3)教育功能
由于戏剧是对生活或历史的模拟,其中表现出了人类复杂的命运特性,能使人获得启迪,因而具备特殊的教化或教育功能。
(4)交流功能
优秀的戏剧能深刻形象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遍情感,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思想与情感共鸣,超越民族和时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9. 简述《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答案】《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普罗米修斯》三部曲。通过诗人的再创造,普罗米修斯形象获得了崭新的寓意,表达了新时代的进步思想。
(1)反映了现实斗争。诗歌虽然采用古希腊题材,但植根于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通过普罗米修斯反抗宙斯独裁专制的斗争,真实地揭露了英国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与罪恶。
(2)塑造了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诗剧一反埃斯库罗斯悲剧中普罗米修斯最后妥协的结局,将普罗米修斯的反叛精神进行到底,寄托了自己的革命情怀和崇高理想,歌颂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统治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展现了一个美好的大同世界。诗剧最后描写反抗者推翻了残酷的暴君,解放了所有的被压迫者,迎来了一个人人平等、幸福快乐的美好世界,从而也肯定了暴力革命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表达了诗人建立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之理想,以及对美好前途的乐观精神。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1)诗剧气魄宏大,想象丰富。诗歌立足现实又不拘泥于现实,将人类追求光明的斗争通过神话题材揭示出来,并放在全宇宙的背景下展开,景色壮丽雄伟,情节富有幻想色彩,形象生动离奇。
(2)全剧用诗歌形式写成,而且常常直抒胸臆,风格热情洋溢,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
(3)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和深刻的哲理性。诗剧运用的神话故事本身就具有象征色彩,概括了人类善与恶、专制与反抗的斗争。作为人类哲学日历上最早的殉道者,普罗米修斯这一神话人物身上具有的象征性和哲理性在该诗中得到了突出,他不仅作为人类反抗黑暗统治的代表和善的化身,而且还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即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诗剧中其他人物也具有象征性,如宙斯象征着“恶”与“暴君”,推翻宙斯的冥王象征着“正义”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