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850中外剧作分析之西欧戏剧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850中外剧作分析之西欧戏剧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850中外剧作分析之西欧戏剧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 ... 7 2018年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850中外剧作分析之西欧戏剧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 . 13 2018年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850中外剧作分析之西欧戏剧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 . 19 2018年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850中外剧作分析之西欧戏剧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 . 25
一、名词解释
1. 《一仆二主》
【答案】意大利喜剧家哥尔多尼的代表作,1956年始中央实验话剧院多次演出。该剧描写仆人特鲁法尔金诺为两家主人效力,遭遇了种种的尴尬,更尝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人生的况味。生活穷困潦倒的特鲁法尔金诺为了生存,不惜同时侍候两个主人。本以为天赐洪福,但料不到这两家主人原是亡命鸳鸯,最后却因特鲁法尔金诺的鲁莽引发出一连串趣事,反令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他自己也从而觅得意中人,最终是大团圆结局。
2. 《费德尔》
【答案】《费德尔》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古典主义剧作家让·拉辛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雅典国王的继后费德尔爱上继子的故事,作品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贵族妇女的微妙心理,透露出理性主义气息,作者拉辛将戏剧中的“三一律”原则运用自如,风格严谨,语言自然典雅,使《费德尔》成为一部经典悲剧。
3. 艾略特
【答案】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杰出代表,开创了现代主义一代诗风,他还是著名的剧作家、评论家,其文学活动对20世纪西方文学以及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48年,他因诗歌创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戏剧作品有《大教堂凶杀案》、《政界元老》等。
4. 阿里斯托芬
【答案】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古希腊“喜剧之父”,是希腊旧喜剧的代表作家,他一生写了340部剧作,现存11部。《阿卡奈人》是他第一部获得头奖的作品,通过农民狄开奥波利斯单独和敌人蜡和,从而过着幸福生活的荒诞故事,表达人们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其他作品有《蛙》《财神》《鸟》等。
5. 托勒尔
【答案】托勒尔是德国表现主义的诗人和戏剧家,与乔治·凯泽齐名,是20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德国剧作家。托勒尔的戏剧特色,在于他的戏剧与他的政治参与密切相关,几乎他的每一部剧作都带有政治主题,宣扬他的左倾政治理念。其代表作品有《群众与人》、《请注意,我们还活着》等。
二、简答题
6. 简述戏剧的剧场性。
【答案】剧场性是戏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规定性。剧场性是指由舞台和观众席组成的观演空间,构成了戏剧赖以存在的观演交流关系,这种交流关系对戏剧的审美表现形成了一种制约,这在戏剧的叙事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戏剧的剧场性对戏剧创作有重要影响。戏剧舞台具有假定性,其舞台时空浓缩了的象征性的世界; 戏剧演出的时间决不能超过观众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戏剧家们必须增强剧本的戏剧性,以吸引观众的观赏兴趣和注意力; 戏剧家还必须综合艺术元素、开发舞台潜力,形成独特的戏剧表现技巧。
7. 试比较古典主义悲剧和古希腊悲剧的异同。
【答案】在悲剧理念上,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以古希腊悲剧为楷模,承袭了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追求崇高、严肃的风格。但是,古典主义悲剧尤其强调理性的重要作用,呈现了与古希腊悲剧最大的不同。
(1)在主题上,古典主义悲剧受到政治的影响,与古希腊悲剧相比,其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中的政治内涵得以增强。
(2)在题材上,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与古希腊悲剧基本都取材于神话故事,而不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题材。但古典主义在有限的故事空间里,对旧有题材进行了构思和演绎,融入了时代的新内容。
(3)在悲剧人物上,古典主义悲剧中的人物较古希腊悲剧有更为明确的社会属性,人物性格更富个性,更加注重普通人的感情; 而且,不局限于希腊悲剧的帝王将相。
(4)在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悲剧继承了布瓦洛关于古希腊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之说,将其分为崇高和卑下两种体裁。
(5)二者都遵守“三一律”,但与古希腊悲剧相比,古典主义悲剧的情节更加复杂曲折。
8.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战争描写有何时代意义?
【答案】《大胆妈妈》是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创作的一出历史剧,时代背景是德国三十年战争。剧中女主人公名叫安娜·菲尔琳,号称“大胆妈妈”。她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哑女,拉着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途径,发财的来源。这个把生活希望完全寄托于战争的女人,最终落得家破人亡。这是一个在战争中为谋生不怕冒险、不计后果的女人的悲剧。
(1)大胆妈妈的孩子都有影射时代的意义,体现了作者构思的机智
大胆妈妈的孩子们是一群“杂种”,他们所认识的父亲,并非都是亲身父亲,在别人看来这是十分奇怪的,大胆妈妈却认为这很“自然”,因为决定这个家庭的,不是“种族”因素。这显然是作者针对希特勒的“种族政策”精心构思出来的。
(2)哀里夫被母亲称为“芬兰魔鬼”,说明他的父亲是芬兰人
施伐兹卡司(“瑞士奶酪”的谐音)这个名字表明,他的父亲是个瑞士人。卡特琳是“半个德国人”,由于遭受士兵暴行而失掉语言能力,可在残疾人身上人性犹存。
(3)卡特琳在布莱希特戏剧人物画廊里是一个独一无二、很有说服力的形象
因为哑,她只能用行动表达人生信念和对生活的认识,她用行动表明,她反对大胆妈妈那种小人物面对战争无能为力的信条。卡特琳这个形象体现了那些被法西斯驱逐出家园,遭到迫害的德国反法西斯战士,在无法用语言向德国人民说话的情况下,仍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从事反法西斯斗争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品质。
9. 简析哈姆雷特性格的“忧郁”特征。
【答案】忧郁是哈姆雷特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他常常被后人称为“忧郁的王子”。哈姆雷特的忧郁性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生的厌倦,对死的向往,成了哈姆雷特思考的主要内容,也是他忧郁的具体表现。在悲剧中,哈姆雷特的忧郁通过旁人的台词和他自己的独白表现了出来,而著名的独自“生存还是毁灭”更是充分地揭示了哈姆雷特内心的痛苦,以及他对人生的厌倦。
(2)忧郁不是哈姆雷特的天性,而是其人文主义理想破灭之后的精神表现。哈姆雷特就读于德国威登堡大学,那里是人文主义的圣地,哈姆雷特从学校接受了人文主义理想的教育,对人、人性和世界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看法,赞扬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世界是“一座巨大的花园”。其父母在他的眼里就成了人文主义理想的典范。但是,父亲碎死,叔父继位,母亲很快嫁给叔父,一连串变故使哈姆雷特理想化的人文主义思想面临着巨大挑战,从而发出对人和人世的诅咒,口胃叹人世间的一切在他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
(3)哈姆雷特的忧郁还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家庭的变故让他感受到了现实的严酷,看到了现实的混乱与丑恶。他的台词在哀叹自身的不幸、命运的不公的同时,也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在他眼里,人世“长满恶毒的荞草”,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丹麦是“一座牢狱”,到处是“世人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混乱的现实让哈姆雷特“重整乾坤”的责任更加迫切,也更加沉重,加剧了哈姆雷特精神的忧郁特征。
总之,哈姆雷特的忧郁并小是其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折射,它反映了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思想及其运动的反思。
10.“大学才子派”戏剧家对英国民族戏剧的发展有哪些重要贡献?
【答案】16世纪末,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空前繁荣,在戏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以马洛为代表的“大学才子派”的戏剧活动,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准备了条件。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的一座高峰,他的历史剧、悲剧、喜剧和传奇剧,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英国民族戏剧是在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创作中开始形成的。其以民间戏剧为雏形,吸收了古希腊罗马戏剧的特点。“大学才子派”戏剧家的戏剧实践发展了英国民族戏剧,他们将各种民间戏剧元素融为一体,其中包括古罗马戏剧以及模仿古罗马戏剧的学院剧、中世纪的道德剧、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