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616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tmRNA
【答案】转移—信使RNA 。tmRNA 是指细菌体内一种修复翻译水平上受阻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反式翻译机制的核心分子,它兼具tRNA 和mRNA 的特点,在SmpB 蛋白的帮助下特异性识别携带mRNA 缺失体的核糖体,在核糖体蛋白S1的传递作用下结合在A 位点上,一方面延续被中断的mRNA 上的遗传信息,一方面终止蛋白质的合成,释放被束缚的核糖体和tRNA 进入新的翻译过程。
2. 双向电泳
【答案】双向电泳是指将样品进行电泳后,在它的直角方向再进行一次电泳,为了不同的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组合 方式的分离方法,目前双向电泳大多是指第一向为等电聚焦,平衡后,第二向为SDS 电泳。
3. 密码子偏爱性(codon preference)
【答案】密码子偏爱性是指不同种属的生物对简并密码具有不同的使用频率的现象。
4. Molecular Bescons
【答案】分子信标。分子信标是指一种具有自身配对区的DNA 寡核苷酸分子探针,利用荧光标记探针的碱基配对原理,通过观察探针荧光显示或淬灭的现象,确定目的基因的分子标记。
5. MissenseMutation
【答案】错义突变。错义突变是指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使得mRNA 的某一密码子发生变化,由它所编码的氨基酸基变成另一种的氨基酸,使得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也相应的发生改变的突变。
6. 蛋白质组(proteome )
【答案】蛋白质组是指一种生物或一个细胞、组织所表达的全套蛋ft 质(protein ), 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 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7. DNA 解链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 m )
【答案】DNA 解链温度是指DNA 变性过程中单链达到一半时的温度或DNA 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增值一半时的温度。
8. 转座子
【答案】转座子是指存在于染色体DNA 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介导遗传物质的重排,即转座。
二、简答题
9. 简述cDNA 文库的构建过程。
【答案】cDNA 文库是指以细胞的全部mRNA 逆转录合成的cDNA 组成的重组克隆群体。从cDNA 文库可以获 得较完整的连续编码序列(不含内含子),便于表达成蛋白质。构建CDNA 文库的主要步骤包括:
(l ) mRNA 分离;
(2)cDNA 第一链合成;
(3)cDNA 第二链合成;
(4)载体与cDNA 的连接;
(5)噬菌体的包装及转染;
(6)cDNA 文库的扩增和保存。
10.大肠杆菌中σ因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答案】(1)σ因子可能与核心酶的组装及启动子识别有关,并参与RNA 聚合酶和部分调节因子的相互作用
(2)σ因子可以极大地提高RNA 聚合酶对启动子区DNA 序列的亲和力;
(3)σ因子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起始,它是酶的别构效应物,使酶专一性识别模板上的启动子。
11.简述酵母单、双杂交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答案】(1)酵母单杂交系统。
①基本原理
将已知的特定顺式作用元件构建到最基本启动子(Pmin )的上游,把报告基因连接到Pmin 下游。然后将编 码待测转录因子的cDNA 与已知酵母转录激活结构域(AD )融合表达载体导入酵母细胞,该基因产物如果能够 与顺式作用元件相结合,就能激活Pmin 启动子,使报告基因得到表达。
②应用
a. 用于检测已知DNΑ-蛋白质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b. 用于分离结合于目的顺式调控元件或其他短DNA 结合位点蛋白的新基因;
c. 用于定位已经证实的具有相互作用的DNA 结合蛋白的DNA 结合结构域进一步准确定位与DNA 结合的核苷酸序列。
(2)酵母双杂交系统。
①基本原理
把编码已知蛋白的DNA 序列连接到带有酵母转录调控因子DNA 结合结构域编码区(BD )的表达载体上。导入酵母细胞中使之表达带有DNA 结合结构域的杂合蛋白,与报告基因上游的启动调控区相结合,准备作为“诱 饵”捕获与已知蛋白相互作用的基因产物。此时,若将已知的编码转录激活结构域(AD )的DNA 分别与待筛 选的cDNA 文库中不同插入片段相连接,获得“猎物”载体,转化含有“诱饵”的酵母细胞,一旦酵母细胞中 表达的“诱饵”蛋白与“猎物”载体中表达的某个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不同转录调控因子的AD 和BD 结构域 就会被牵引靠拢,激活报告基因表达。分离有报告基因活性的酵母细胞,得到所需要的“猎物”载体,就能得到 与已知蛋白相互作用的新基因。
②应用
a. 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b. 用于发现新的蛋白质和蛋白质的新功能;
c. 用于在细胞体内研究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
d. 用于筛选药物的作用位点以及药物对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e. 用于建立基因组蛋白连锁图。
12.人类为防治
为什么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用高的变异速度以逃避人体的免疫系统和药物,的变异如此之快?的变异有无规律?主要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异?
【答案】(1) HIV 发生变异的原因
①HIV 的逆转录酶没有校对功能,错误引入的核苷酸不能被及时切除,导致复制错误而产生变异,在 强大的复制能力下,错误不断发生而产生大量的病毒变种;
②由于宿主的免疫选择作用,体液或细胞免疫的基因组变异高于其他部位;
③病毒DNA 与宿主DNA 之间或不同病毒DNA 之间的重组也会导致病毒变异。
(2)
(3)的变异没有特定的规律,不同基因区变异率有显著的差别。 的变异主要是产生了较高频率的点突变,通常发生在编码病毒核心蛋白的gag 编码区和编码外壳蛋白的编码区。
13.简述抗终止子的调控机制。
【答案】抗终止子是能够在特定位点阻止转录终止的一类蛋白质。依赖因子的终止子上游有抗终止信号,抗终
止蛋白、因子均能与RNA 聚合酶结合,但不能同时与之结合。在RNA 聚合酶到达终止子之前遇到抗终止序列, 抗终止蛋白与RNA 聚合酶结合,使得因子不能与RNA 聚合酶结合,从而不能终止RNA
的转录而形成抗终止效应。
14.什么是套索状结构? 哪些类型RNA 的剪接中会形成该结构?
【答案】(1)套索状结构是在真核生物RNA 前体加工过程中,切除内含子时,通过2' ,5'-磷酸二酯键形成的一种带尾巴的环形中间结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